關于只求的成語 (10個)
-
1
不求甚解
- 成語拼音:
- bù qiú shèn jiě
- 成語解釋:
- 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讀書時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個大概。現多指學習、辦事等不認真;不求深入了解。
- 成語出處:
- 晉 陶潛《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
2
淺希近求
- 成語拼音:
- qiǎn xī jìn qiú
- 成語解釋:
- 希;企望。目光淺近,只求過得去
- 成語出處: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65卷:“與安期相隨少久,其術可得而傳。如淺希近求,則房戶幽堅。”
-
3
粗制濫造
- 成語拼音:
- cū zhì làn zào
- 成語解釋:
- 粗:粗糙;濫:過多而不加以節制。原指產品制作粗糙;只求數量;不顧質量。現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講求質量。
- 成語出處:
- 魯迅《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粗制濫造’。”
-
4
抽黃對白
- 成語拼音:
- chōu huáng duì bái
- 成語解釋:
- 謂只求對仗工穩。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為文,瑣碎排偶,抽黃對白,啽哢飛走。”
-
5
鹿死不擇音
- 成語拼音:
- lù sǐ bù zé y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求能夠安身,并不選擇地方。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文公十七年》:“‘鹿死不擇音。’小國之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也;不德,則其鹿也。鋌而走險,急何能擇?”
-
6
鹿死不擇蔭
- 成語拼音:
- lù sǐ bù zé yīn
- 成語解釋:
- 比喻只求安身,不擇處所。亦比喻情況危急,無法慎重考慮。
- 成語出處:
- 見“鹿死不擇音”。
-
7
四平八穩
- 成語拼音:
- sì píng bā wěn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說話做事穩當。現多含有做事只求不出差錯;缺乏積極創新精神的意思。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4回:“戴宗、楊林看裴宣時,果然好表人物,生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穩,心中暗喜。”
-
8
移東補西
- 成語拼音:
- yí dōng bǔ xī
- 成語解釋:
- 用之方面的錢、物彌補那方面的虧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暫時應付,不作長久打算。
- 成語出處:
- 唐·陸贄《論裴延齡奸蠹書》:“移東就西,便為課續。取此適彼,遂號羨余。”
-
9
移東就西
- 成語拼音:
- yí dōng jiù xī
- 成語解釋:
- 彼此挪動轉移。比喻只求暫時應付,不作長久打算。
- 成語出處:
- 唐 陸贄《論裴延齡奸蠹書》:“移東就西,便為課績;取此適彼,遂號羨余。”
-
10
衣取蔽寒
- 成語拼音:
- yī qǔ bì hán
- 成語解釋:
- 取:選取,采用;蔽:遮往。衣服只求抵御寒冷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 關于只求的成語 形容只求的成語 描述只求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