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可怕的成語 (20個)
-
1
肉顫心驚
- 成語拼音:
- ròu chàn xī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
2
肉跳神驚
- 成語拼音:
- ròu tiào shé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 成語出處:
- 老舍《神拳》第三幕:“知縣肉跳神驚坐立不安。”
-
3
肉跳心驚
- 成語拼音:
- ròu tiào xī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1回:“鳳姐此時肉跳心驚,急急的向秋爽齋來。”
-
4
心有余悸
- 成語拼音:
- xīn yǒu yú jì
- 成語解釋:
- 指可怕的事情雖已過去;心里還感到害怕。悸:因為害怕而心跳。
- 成語出處:
-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余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莊稼全毀了。’”
-
5
夏日可畏
- 成語拼音:
- xià rì kě wèi
- 成語解釋:
- 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 成語出處:
- 《左傳·文公七年》:“鄷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冬日之日也。趙盾,夏日之日也。’”杜預注:“冬日可愛,夏日可畏。”
-
6
人言可畏
- 成語拼音:
- rén yán kě wèi
- 成語解釋:
- 言:指流言蜚語。人的流言蜚語是可怕的。
- 成語出處:
- 《詩經 鄭風 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
7
猙獰面孔
- 成語拼音:
- zhēng níng miàn kǒng
- 成語解釋:
-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反對帝國主義的策略》:“如果民族資產階級是同地主買辦一模一樣,以賣國賊的猙獰面孔出現,爭取領導權的任務就大可取消,至少也可以減輕了。”
-
8
積毀銷骨
- 成語拼音:
- jī huǐ xiāo gǔ
- 成語解釋:
- 積毀:不止一次的毀謗;銷:熔化。一次又一次的毀謗;積累下來足以致人于毀滅之地。比喻毀謗中傷的可怕。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9
凜然正氣
- 成語拼音:
- lǐn rán zhèng qì
- 成語解釋:
- 凜然: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氣:正直的氣概。形容極威嚴的英雄氣概,使人敬畏
- 成語出處:
- 陶斯亮《一封終于發出的信》:“您當時神態是那樣地嚴肅,坦然,眉宇間凜然正氣,使我僅有的一點疑問如煙消云散了。”
-
10
面貌猙獰
- 成語拼音:
- miàn mào zhēng níng
- 成語解釋:
-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一個個身長臂大,面貌猙獰。”
-
11
正義凜然
- 成語拼音:
- zhèng yì lǐn rán
- 成語解釋:
- 凜然:整肅而又可敬又可怕。形容極威嚴的英雄氣概,使人敬畏
- 成語出處:
-
12
兵兇戰危
- 成語拼音:
- bīng xiōng zhàn wēi
- 成語解釋:
- 指戰事兇險可怕。
- 成語出處:
- 漢 晁錯《言兵事疏》:“雖然,兵,兇器;戰,危事也。故以大為小,以強為弱,在俯卬之間耳。”
-
13
金剛怒目
- 成語拼音:
- jīn gāng nù mù
- 成語解釋:
- 金剛:舊時寺院山門內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稱四大金剛。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剛努目”。
- 成語出處:
- 宋 龐元英《談藪 薛道衡》:“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14
面目猙獰
- 成語拼音:
- miàn mù zhēng níng
- 成語解釋:
- 猙獰:面目兇惡。形容面目兇狠可怕。亦作“面貌猙獰”、“猙獰面目”。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還有兩人……都是身材驕健,面目猙獰。”
-
15
水火無情
- 成語拼音:
- shuǐ huǒ wú qíng
- 成語解釋:
- 指水災和火災兇猛可怕。
- 成語出處:
- 元 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鳴,正是外合里應,教智伯才知水火無情。”
-
16
視為畏途
- 成語拼音:
- shì wéi wèi tú
- 成語解釋:
- 畏途:危險可怕的道路。指把某種事物看得很可怕;像極難行走的路。
- 成語出處:
- 先秦 莊周《莊子 達生》:“夫畏涂者,十殺一人,則父子兄弟相戒也。”
-
17
勢焰熏天
- 成語拼音:
- shì yàn xūn tiān
- 成語解釋:
- 形容勢力大,氣焰高,很可怕。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見個敗類,縱然勢焰熏天,熏看著也同泥豬瓦狗。”
-
18
談虎色變
- 成語拼音:
- tán hǔ sè biàn
- 成語解釋:
- 色:臉色;神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一談起老虎;嚇得臉色都變了。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
- 成語出處:
- 宋 《二程遺書》第二卷上:“真知與常知異。常見一田夫,曾被虎傷,有人說虎傷人,眾莫不驚,獨田夫色動異于眾。”
-
19
譚虎色變
- 成語拼音:
- tán hǔ sè biàn
- 成語解釋:
- 譚:同“談”;色:臉色。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
- 成語出處:
- 明·歸有光《論三區賦役水利書》:“有光生長窮鄉,譚虎色變,安能默然而已。”
-
20
猙獰面貌
- 成語拼音:
- zhēng níng miàn mào
- 成語解釋:
-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敵占區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我們一方面要領導群眾爭取斗爭的勝利,一方面必須充分暴露敵人的猙獰面貌。”
* 關于可怕的成語 形容可怕的成語 描述可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