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各異的成語 (7個)
-
1
方圓殊趣
- 成語拼音:
- fāng yuán shū qù
- 成語解釋:
- 殊趣:不同的意趣。因方圓形狀各異,意趣大相徑庭。比喻人或事物各異,其意趣或特征也各不相同
- 成語出處:
- 《宋書·禮志一》:“今者見生,或年在捍格,方圓殊趣,宜聽其去就,各從所安。”
-
2
好惡不同
- 成語拼音:
- hǎo è bù tóng
- 成語解釋:
- 愛好和憎惡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異。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元帝紀》:“公卿大夫,好惡不同。”
-
3
集苑集枯
- 成語拼音:
- jí yuàn jí kū
- 成語解釋:
- 集:棲息;苑:茂盛的樹木;枯:枯樹。有些鳥棲于茂盛的樹木,有些鳥棲于枯樹。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趨向各異。
- 成語出處:
- 《國語·晉語二》:“暇豫這吾吾,不如鳥烏;人皆集于苑,己獨集于枯。”
-
4
離心離德
- 成語拼音:
- lí xīn lí dé
- 成語解釋:
- 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
- 成語出處:
- 《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5
白白朱朱
- 成語拼音:
- bái bái zhū zhū
- 成語解釋:
- 朱:正紅色。白的白,紅的紅。指色彩各異的花木
- 成語出處:
- 唐 韓愈《感春三首》詩:“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
-
6
海北天南
- 成語拼音:
- hǎi běi tiān nán
- 成語解釋:
- 形容萬里之遙,相距極遠。亦形容地區各異。
- 成語出處:
- 唐·劉禹錫《送別四十六首·洛中逢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海北天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
7
水火相濟,鹽梅相成
- 成語拼音:
- 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 成語解釋:
- 烹飪賴水火而成,調味兼鹽梅而用。喻人之才性雖各異,而可以和衷共濟。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忠義傳·王義方》:“本欲水火相濟,鹽梅相成,然后庶績咸熙,風雨交泰。”
* 關于各異的成語 形容各異的成語 描述各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