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情的成語 (17個)
-
1
物傷其類
- 成語拼音:
- wù shāng qí lèi
- 成語解釋:
- 傷:悲傷;同情;類:同類。指見到同類死亡;聯想到自己將來的下場而感到悲傷。比喻見到情況與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傷。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
2
嘻笑怒罵
- 成語拼音:
- xī xiào nù mà
- 成語解釋:
- ①指嬉戲、歡笑、憤怒、詈罵等不同的情緒表現。②謂不拘守規格,率情任意地發揮表現。③嘲弄辱罵。
- 成語出處:
- ①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詞采》:“照此法填詞,則離合悲歡,嘻笑怒罵,無一語、一字,不帶機趣而行矣。”②清·馮班《鈍吟雜錄·讀古淺說》:“嘻笑怒罵,自是蘇文病處;君子之文必莊重。”
-
3
見哭興悲
- 成語拼音:
- jiàn kū xīng bēi
- 成語解釋:
- 見別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傷。謂產生同情心。
- 成語出處:
- 明·梅鼎祚《玉合記·還玉》:“遲共疾,俺敢侍尋生替死,自古道見哭興悲。”
-
4
熱熱乎乎
- 成語拼音:
- rè rè hū hū
- 成語解釋:
- 指事物溫溫熱熱或人待人親切熱誠、有同情心的或充滿深情的狀貌
- 成語出處:
- 丁玲《在嚴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對老人很好,把一個家整治得干干凈凈,熱熱乎乎。”
-
5
愛才憐弱
- 成語拼音:
- ài cái lián ruò
- 成語解釋:
- 憐:同情。愛護人才,同情弱者
- 成語出處:
- 魯迅《病后雜談》:“永樂皇帝決不像一位愛才憐弱的明君。”
-
6
愛莫能助
- 成語拼音:
- ài mò néng zhù
- 成語解釋:
- 愛:一說通“爰”;隱蔽貌;指隱而不見;另說解為同情憐惜。①原意指德之舉無形;隱而不見;所以沒有人能幫助他。②雖很同情;愿意幫助;但限于力量或條件而無法辦到。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荊公開言道:‘子瞻左遷黃州,乃圣上主意,老夫愛莫能助。’”
-
7
彼一時,此一時
- 成語拼音:
-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表示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8
此一時,彼一時
- 成語拼音:
- 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 成語解釋:
- 此:這;彼:那。時間不同,情況有了變化,不能相提并論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
9
剛克柔克
- 成語拼音:
- gāng kè róu kè
- 成語解釋:
- 克:克服,制服。以剛強見勝或以柔和見勝。指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
- 成語出處:
- 《尚書·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
10
憐孤惜寡
- 成語拼音:
- lián gū xī guǎ
- 成語解釋:
- 憐:哀憐,同情;惜:憐惜。憐憫同情孤苦無依的孤兒寡婦
- 成語出處:
- 明·徐元《八義記·趙宣訓子》:“憐孤惜寡念貧窮,今日收留我運通。”
-
11
憐貧恤苦
- 成語拼音:
- lián pín xù kǔ
- 成語解釋:
- 憐:哀憐,同情;恤:體恤,周濟。同情周濟貧苦的人
- 成語出處:
- 明·屠隆《彩毫記·散財結客》:“此間有一李相公仗義,專一憐貧恤苦。”
-
12
憐貧惜老
- 成語拼音:
- lián pín xī lǎo
- 成語解釋:
- 同情愛護貧窮的、年老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2回:“難得老太太和姑奶奶并那些小姐們,連這樣憐貧惜老照看我。”
-
13
時移勢遷
- 成語拼音:
- shí yí shì qiān
- 成語解釋:
- 時候不同,情況也發生了變化。
- 成語出處:
- 元·施惠《幽閨記·招商諧偶》:“說甚么宦室門楣,寒士尋常,望若云霄;時移勢遷,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
14
惜老憐貧
- 成語拼音:
- xī lǎo lián pín
- 成語解釋:
- 惜:愛惜;憐:哀憐;同情。愛護老年人;憐憫窮苦人。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我們太太最是惜老憐貧的,比不得那個狂三詐四的那些人。”
-
15
因人制宜
- 成語拼音:
- yīn rén zhì yí
- 成語解釋:
- 因:依據;制:制定;宜:合適。根據人們的不同情況,采取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 成語出處:
- 李欣《老生常談·以人為鑒》:“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必須因人制宜。”
-
16
中郎有女
- 成語拼音:
- zhōng láng yǒu nǚ
- 成語解釋:
- 中郎:漢蔡邕,曾官左中郎將,人稱蔡中郎,因同情董卓獲罪,死于獄中,遺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沒有兒子只有女兒的人
- 成語出處: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天津呂某,婦某氏……相夫子,事事盡禮。中郎有女,年十四,已字人。”
-
17
執兩用中
- 成語拼音:
- zhí liǎng yòng zhōng
- 成語解釋:
- 指做事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宜的辦法。
- 成語出處:
- 《禮記·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 關于同情的成語 形容同情的成語 描述同情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