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源異流的成語 (4個)
-
1
同源異派
- 成語拼音:
- tóng yuán yì pai
- 成語解釋:
- 見“同源異流”。
- 成語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結構》:“填詞非末技,乃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
-
2
同源異流
- 成語拼音:
- tóng yuán yì liú
- 成語解釋:
- 謂起始、發端相同而趨向、終結不同。
- 成語出處:
- 明·何景明《寄粹夫》詩之一:“君就河內棲,予從關西役;同源異流止,撫事乘心跡。”
-
3
異派同源
- 成語拼音:
- yì pài tóng yuán
- 成語解釋:
- 源:來源。不同流派來自同一本源
- 成語出處:
- 唐·賈束《揚州華林寺大悲禪師碑銘》:“慈悲廣大兮妙力無邊,八萬度門兮異派同源。”
-
4
源殊派異
- 成語拼音:
- yuán shū pài yì
- 成語解釋:
- 水的源頭與支流不相同。比喻各學派的來歷和特征互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一套
- 成語出處:
- 宋·吳自牧《夢粱錄·浙江》:“源殊派異,無所適從,索隱探微,宜伸確論。”
* 關于同源異流的成語 形容同源異流的成語 描述同源異流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