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語的成語 (5個)
-
1
同年而語
- 成語拼音:
- tóng nián ér yǔ
- 成語解釋:
- 猶言相提并論。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2
同日而語
- 成語拼音:
- tóng rì ér yǔ
- 成語解釋:
- 指兩人或兩件事放在同一時間里來討論。意即相提并論;同等看待。語:談論。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臣人之與臣于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
3
不可同年而語
- 成語拼音:
- bù kě tóng nián ér yǔ
- 成語解釋:
- 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 成語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變長挈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
4
未可同日而語
- 成語拼音:
- wèi kě tóng rì ér yǔ
- 成語解釋:
- 指兩者相差很大,不能相提并論。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放鶴亭記》:“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
-
5
不可同日而語
- 成語拼音:
- 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 成語解釋:
- 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并論,不能相比。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二》:“夫破人之與破于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
* 關于同語的成語 形容同語的成語 描述同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