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辭的成語 (5個)
-
1
異口同辭
- 成語拼音:
- yì kǒu tóng cí
- 成語解釋:
- 異:不同。大家說得都一樣。形容人們的說法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臣具委細問其嘖北事,皆異口同辭。”
-
2
不謀同辭
- 成語拼音:
- bù móu tóng cí
- 成語解釋:
- 指事前沒有商量而意見完全一致。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祭祀志上》:“群下百僚,不謀同辭。”
-
3
同聲一辭
- 成語拼音:
- tóng shēng yī cí
- 成語解釋:
- 猶言眾口一辭。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 成語出處:
- 清·陳確《死節論》:“何至使八百諸侯同聲一辭,冠帶之倫服膺新命!”
-
4
一辭同軌
- 成語拼音:
- yī cí tóng guǐ
- 成語解釋:
- 猶眾口一詞。所有的人都說同樣的話。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 八奸》:“此皆俱進俱退,皆應皆對,一辭同軌以移主心者也。”又《內儲說上》:“今群臣無不一辭同軌乎季孫者,舉魯國盡化為一,君雖問境內之人,猶不免于亂也。”
-
5
同然一辭
- 成語拼音:
- tóng rán yī cí
- 成語解釋:
- 猶異口同聲。指大家說得都一樣。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諱辯》:“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
* 關于同辭的成語 形容同辭的成語 描述同辭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