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吾吾的成語 (20個)
-
1
支支吾吾
- 成語拼音:
- zhī zhī wú wú
- 成語解釋: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五回:“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怎么問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
2
躲躲閃閃
- 成語拼音:
- duǒ duǒ shǎn shǎn
- 成語解釋:
- 躲避閃開,以免遇到某些情況。亦形容遮遮蓋蓋,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閃閃,聯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國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覺無窮丑態。”
-
3
左支右吾
- 成語拼音:
- zuǒ zhī yòu wú
- 成語解釋:
- 《宋史·李邴傳》:“(敵)然后由登萊泛海窺吳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窺江池,以出吾右,一處不支則大事去矣。原預講左支右吾之策。”原謂左右抵拒,引申謂多方面窮于應付。
- 成語出處:
- 《宋史·李邴傳》:“(敵)然后由登萊泛海窺吳越,以出吾左,由武昌渡江窺江池,以出吾右,一處不支則大事去矣。原預講左支右吾之策。”
-
4
三省吾身
- 成語拼音:
- sān shěng wú shēn
- 成語解釋:
- 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來檢查自己。一說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 成語出處:
-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5
支吾其辭
- 成語拼音:
- zhī wū qí cí
- 成語解釋:
- 支吾:言辭不清。指言語含糊,搪塞應付,不肯爽快地道出實情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秋》:“她心里固然不舒服,臉上卻不好意思發作,便支吾其辭說忘了。”
-
6
從吾所好
- 成語拼音:
- cóng wú suǒ hào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順從;吾:我。遵從我的愛好行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7
金吾不禁
- 成語拼音:
- jīn wú bù jìn
- 成語解釋:
- 金吾:秦漢時執掌京城衛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時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終夜觀燈,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沒有夜禁,通宵出入無阻。
- 成語出處:
- 唐 韋述《西都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金吾曉暝傳呼,以禁夜行;惟正月十五日夜敕許金吾弛村,前后各一日。”
-
8
江左夷吾
- 成語拼音:
- jiāng zuǒ yí wú
- 成語解釋:
- 《晉書·溫嶠傳》:“于時江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及見王導共談,歡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管夷吾,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相齊桓公成霸業。后來詩文中多以“江左夷吾”稱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
- 成語出處:
- 《晉書·溫嶠傳》:“于時江左草創,綱維未舉,嶠殊以為憂。及見王導共談,歡然曰:‘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復何慮!’”
-
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成語拼音:
- lǎo wǔ lǎo yǐ jí rén zhī lǎo
- 成語解釋:
- 老:敬愛。尊敬我家里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家里的長輩
- 成語出處:
- 戰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10
先吾著鞭
- 成語拼音:
- xiān wú zhuó biān
- 成語解釋:
- 比喻快走一步,占先一步
- 成語出處:
- 《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 關于吾吾的成語 形容吾吾的成語 描述吾吾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