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和的成語 (128個)
-
81
民和年稔
- 成語拼音:
- mín hé nián rěn
- 成語解釋:
- 猶言民樂年豐。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孝桓帝紀》:“幸賴股肱御侮之助,殘丑消蕩,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邇洽同。”
-
82
你唱我和
- 成語拼音:
- nǐ chàng wǒ hé
- 成語解釋:
- 和:依照別人詩詞的題材、體裁和韻腳來寫作詩詞。①指用詩詞相互酬答。②指雙方意見相同,互相支持。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7卷:“兩人每每你唱我和,做成聯句。”
-
83
跑了和尚跑不了寺
- 成語拼音:
- pǎo le hé shàng pǎo bù le sì
- 成語解釋:
- 指無法逃脫或逃避責任
- 成語出處:
- 柯崗《逐鹿中原》第九章:“跑了和尚,跑不了寺!王漢元,諒他也上不了外國!”
-
84
秋高氣和
- 成語拼音:
- qiū gāo qì hé
- 成語解釋: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氣晴和。
- 成語出處: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十九回:“卻說小燕便服輕車,叫車夫徑到城南保安寺街而來,那時秋高氣和,塵軟蹄輕,不一會已到了門口,把車停在門前兩棵大榆樹蔭下。”
-
85
群居和一
- 成語拼音:
- qún jū hé yī
- 成語解釋:
- 和一:和諧一致。在一起相處得非常和諧一致
- 成語出處:
- 戰國·趙·荀況《荀子·策辱》:“皆使人載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愨祿多少厚薄之稱,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
86
屈膝求和
- 成語拼音:
- qū xī qiú hé
- 成語解釋:
- 屈:彎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請求和解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宋史演義》第76回:“屈膝求和母后返駕,刺奸被執義士喪生。”
-
87
詘膝請和
- 成語拼音:
- qū xī qǐng hé
- 成語解釋:
- 詘:通“屈”,彎曲;詘膝:下跪。下跪降服,請求和解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然后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于怖駭,交臂受事,詘膝請和。”
-
88
三杯和萬事
- 成語拼音:
- sān bēi hé wàn shì
- 成語解釋:
- 和:緩和。指飲酒可以解脫愁悶消除煩惱
- 成語出處:
- 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可不道‘三杯和萬事,一醉解千愁。’”
-
89
隋珠和璧
- 成語拼音:
- suí zhū hé bì
- 成語解釋:
- 隋侯之珠與和氏之璧。泛指珍寶。
- 成語出處:
- 元·吳亮《勸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醬筇竹,寒不可衣,饑不可食。”
-
90
天時地利人和
- 成語拼音:
- 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 成語解釋:
- 指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
- 成語出處:
- 《孟子 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 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
91
心醇氣和
- 成語拼音:
- xīn chún qì hé
- 成語解釋:
- 醇:純厚;氣:氣息。心地純厚,性情溫和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答尉遲生書》:“形大而聲宏,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
-
92
燮和天下
- 成語拼音:
- xiè hé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燮和:協調,和順。使國家協調和平
- 成語出處:
- 《尚書·顧命》:“燮和天下,用答揚文武之光訓。”
-
93
心平氣和
- 成語拼音:
- xīn píng qì hé
- 成語解釋:
- 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 成語出處:
- 宋 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每與論事,心平氣和。”
-
94
一倡百和
- 成語拼音:
- yī chàng bǎi hè
- 成語解釋:
- 和:呼應,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 成語出處:
- 金 元好問《續夷堅志 胡公去狐》:“夜半,狐鳴后圃中,一倡百和。”
-
95
言和意順
- 成語拼音:
- yán hé yì shùn
- 成語解釋:
- 言語和順,情意相諧。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回:“真是言和意順,似漆如膠。”又第九十八回:“但愿他們兩口兒言和意順,從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
-
96
遠來和尚好看經
- 成語拼音:
-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 成語解釋:
- 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2回:“常言道:‘遠來和尚好看經。’妹妹們,不可怠慢,快辦齋來。”
-
97
魚水和諧
- 成語拼音:
- yú shuǐ hé xié
- 成語解釋:
- 形容夫婦關系和好諧調如魚水。
- 成語出處:
- 元·王子一《誤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魚水和諧,燕鶯成對,琴瑟相調。”
-
98
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 成語拼音:
- zǒu lé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miào
- 成語解釋:
- 人雖然走了,家卻無法搬走。比喻難以逃脫
- 成語出處:
-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溜了你就別回來!走了和尚走不了廟,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點地。”
-
99
政通人和
- 成語拼音:
- zhèng tōng rén hé
- 成語解釋:
- 政事通達;人心和順。形容國家穩定;人民安樂。
- 成語出處:
- 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
-
100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
- 成語拼音: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
- 成語解釋:
- 比喻遇事敷衍,得過且過地混日子
- 成語出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6回:“行者方丟了鐘杵,笑道:‘你那里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的。”
* 關于和和的成語 形容和和的成語 描述和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