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哲學的成語 (8個)
-
1
唯心主義
- 成語拼音:
- wéi xīn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物質世界是意識、精神的產物,意識、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哲學觀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禁止人們跟謬誤、丑惡、敵對的東西見面,跟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東西見面。”
-
2
修齊治平
- 成語拼音:
- xiū qí zhì píng
- 成語解釋:
-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
3
獨善其身
- 成語拼音:
- dú shàn qí shēn
- 成語解釋:
- 善:弄好。原指加強其自身的品德修養。現指只要自己好而不關心別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4
清靜無為
- 成語拼音:
- qīng jìng wú wéi
- 成語解釋:
- 道家語。春秋時期道家的一種哲學思想和治術。指一切聽其自然,人力不必強為。
- 成語出處:
- 唐 賈至《虙子賤碑頌》:“鳴琴湯湯,虙子之堂,清靜無為,邑人以康。”
-
5
無邊風月
- 成語拼音:
- wú biān fēng yuè
- 成語解釋:
- 無邊:無限;歲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后影響深廣。后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 成語出處:
- 元 方回《送周府尹》:“幾許煙云藜杖外,無邊風月錦囊中。”
-
6
唯物主義
- 成語拼音:
- wéi wù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認為世界就其本質來說是物質的,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的哲學觀點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
7
形式主義
- 成語拼音:
- xíng shì zhǔ yì
- 成語解釋:
- 給予形而上學的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種哲學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這種單純建立在‘上級’觀念上的形式主義的態度是很不對的。”
-
8
一分為二
- 成語拼音:
- yī fēn wéi èr
- 成語解釋:
- 哲學用語,指事物作為矛盾的統一體,都包含著相互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積極方面,也看到消極方面。
- 成語出處:
- 宋·邵雍《皇極經世緒言》第七卷:“是故一分為二,二分為四。”
* 關于哲學的成語 形容哲學的成語 描述哲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