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子學的成語 (2個)
-
1
附庸風雅
- 成語拼音:
- fù yōng fēng yǎ
- 成語解釋:
- 附庸:依傍;追隨;風雅:原始《詩經》中的“國風”和“大雅”、“小雅”;引申為吟詩綴文之類的事和文士學者的風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養的人;偏去結交文人學者;參與文化活動;借以裝點門面;扮出有教養;有風度;斯文儒雅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情變》:“那班鹽商明明是咸腌貨色,卻偏要附庸風雅,在揚州蓋造了不少的花園。”
-
2
邯鄲匍匐
- 成語拼音:
- hán dān pú fú
- 成語解釋:
-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馀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后因以“邯鄲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來的長處。
- 成語出處:
-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 關于國子學的成語 形容國子學的成語 描述國子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