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土地的成語 (55個)
-
1
故土難離
- 成語拼音:
- gù tǔ nán lí
- 成語解釋:
- 故土:出生地,或過去住過的地方,這里指故鄉、祖國。難于離開故鄉的土地。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
- 成語出處:
- 李曉明《平原槍聲》:“俗話說:‘故土難離’。”
-
2
裂土分茅
- 成語拼音:
- liè tǔ fēn máo
- 成語解釋:
- 古代分封諸侯時,用白茅裹著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
- 成語出處:
- 《尚書 禹貢》:“厥貢惟土五色。”孔穎達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其割土與之時,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與之。
-
3
寸土尺地
- 成語拼音:
- cùn tǔ chǐ dì
- 成語解釋:
-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極少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13回:“我得了這圖,一來可以整理整理國界,叫外人不能占踞我國的寸土尺地,也不枉皇上差我出洋一番。”
-
4
裂地分茅
- 成語拼音:
- liè dì fēn máo
- 成語解釋:
- 裂:分開;茅:草名,白茅。古代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諸侯
- 成語出處:
- 宋·葉適《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報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孫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
5
食毛踐土
- 成語拼音:
- shí máo jiàn tǔ
- 成語解釋:
-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賤: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國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七年》:“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
-
6
列土分茅
- 成語拼音:
- liè tǔ fēn máo
- 成語解釋:
- 謂受封為諸侯。古代天子分封諸侯時,用白茅裹著社壇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權力,稱為“列土分茅”。
- 成語出處:
- 元·鄭光祖《三戰呂布》第一折:“軍前累立功勞大,列土分茅受大封。”
-
7
鄉土難離
- 成語拼音:
- xiāng tǔ nán lí
- 成語解釋:
- 鄉土:家鄉,故土。難于離開故鄉的土地。形容對家鄉或祖國有無限的眷戀之情
- 成語出處: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天瑞》:“有人去鄉土,離六親。”
-
8
寸土必爭
- 成語拼音:
- cùn tǔ bì zhēng
- 成語解釋:
- 寸土:極小的一片土地。一點土地也不讓敵方侵占;要進行爭奪。形容斗爭激烈尖銳和針鋒相對。也作“尺寸必爭”、“寸土不讓”。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 李光弼傳》:“兩軍相敵,尺寸必爭。”
-
9
分茅列土
- 成語拼音:
- fēn máo liè tǔ
- 成語解釋:
- 謂分封侯位和土地。
- 成語出處:
- 唐·張說《延州豆盧使君萬泉縣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大后,煉石補天,有王母之神器;分茅列土,啟弄孫之美色。”
-
10
廣土眾民
- 成語拼音:
- guǎng tǔ zhòng mín
- 成語解釋:
- 土地廣闊,人民眾多。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
-
11
天府之土
- 成語拼音:
- tiān fǔ zhī tǔ
- 成語解釋:
- 天府:天然的倉庫。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
- 成語出處: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
12
地崩山摧
- 成語拼音:
- dì bēng shān cuī
- 成語解釋:
- 土地崩裂,山嶺倒塌。多形容巨大變故。
- 成語出處:
- 唐 李白《蜀道難》:“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方鉤連。”
-
13
地廣人眾
- 成語拼音:
- dì guǎng rén zhòng
- 成語解釋:
- 指土地廣闊,人民眾多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國雖然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國家,雖然是一個地廣人眾、歷史悠久而富于革命傳統和優秀遺產的國家。”
-
14
肥田沃地
- 成語拼音:
- féi tián wò dì
- 成語解釋:
- 肥沃的土地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
-
15
天府之國
- 成語拼音:
- tiān fǔ zhī guó
- 成語解釋:
- 天府:天生的倉庫;國:地區。原指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區。后專指四川。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
16
寸土不讓
- 成語拼音:
- cùn tǔ bù ràng
- 成語解釋:
- 一寸土地也不讓人。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把社會主義國家鞏固起來,寸土不讓。”
-
17
寸土尺金
- 成語拼音:
- cùn tǔ chǐ jīn
- 成語解釋:
- 喻土地收益極高,極其貴重。
- 成語出處:
- 清·楊懋建《帝城花樣·紉薌傳》:“當萬葩競秀時,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顧令此無足重輕之小草,蔓延庭階,大是恨事。”
-
18
列土封疆
- 成語拼音:
- liè tǔ fēng jiāng
- 成語解釋:
- 列:同“裂”;封疆:劃定疆界。帝王將土地分封給大臣。
- 成語出處:
- 《漢書·谷永傳》:“方制海內非為王子,列土封疆非為諸候,皆以為民也。”
-
19
水土不伏
- 成語拼音:
- shuǐ tǔ bù fú
- 成語解釋:
- 水土:指地方,引申為自然環境。對于一個地方的氣候條件或飲食習慣不能適應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8卷:“大抵此癥,起于飲食失調,兼之水土不伏,食積于小腹之中,凝滯不消,遂至生熱,升至胸中,便覺饑餓。”
-
20
一抔黃土
- 成語拼音:
- yī póu huáng tǔ
- 成語解釋:
- 一抔:一捧。一捧黃土。借指墳墓。現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沒落、渺小的反動勢力。
- 成語出處:
- 司馬遷《史記 張釋之馮唐列傳》:“假令愚民取長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關于土地的成語 形容土地的成語 描述土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