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在在的成語 (217個)

    181

    小心

    成語拼音:
    xiǎo xīn zài yì
    成語解釋:
    指做事十分認真與謹慎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0回:“晁蓋道:‘好兄弟,小心意,速去早來。’”
    182

    項莊舞劍,意沛公

    成語拼音: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成語解釋:
    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沛公也。”
    183

    魏闕

    成語拼音:
    xīn zài wèi què
    成語解釋:
    《莊子·讓王》:“身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謂臣民心朝廷,關心國事。魏闕,古代天子和諸侯宮外的樓觀,其下懸布法令,因以代稱朝廷。
    成語出處:
    《莊子·讓王》:“身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184

    養兵千日,用一朝

    成語拼音: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
    成語解釋:
    指長期供養、訓練軍隊,以備一旦用兵打仗。同“養軍千日,用一朝”。
    成語出處: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一回:“盧俊義聽了大怒道:‘養兵千日,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許多推故。’”
    185

    羊毛出羊身上

    成語拼音: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成語解釋: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成語出處:
    明 唐順之《公移 牌》:“稍稍借貸度日,有收之年送還田主。諺所謂‘羊毛出羊身上’。”
    186

    一物不成,兩物見

    成語拼音:
    yī wù bù chéng,liǎng wù xiàn zài
    成語解釋:
    見:通“現”。指一件買賣不成功,但雙方錢物仍,沒有損失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2回:“和你往日無冤,近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沒來由殺你做甚么!”
    187

    有約

    成語拼音:
    yǒu yuē zài xiān
    成語解釋: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先,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188

    悠游自

    成語拼音:
    yōu yóu zì zài
    成語解釋:
    見“悠游自得”。
    成語出處:
    魯迅《書信集·致唐訶》:“我大約并沒有先生們所豫想的悠游自,所以復信的遲延,是往往不免的。”
    189

    優游自

    成語拼音:
    yōu yóu zì zài
    成語解釋:
    悠閑舒適。
    成語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太平無事,尚可優游自,一旦有警,早已嚇得意亂心慌,等到上頭派了下來,更把他急的走頭無路。”
    190

    一朝權手,便把令來行

    成語拼音:
    yī zhāo quán zài shǒu,biàn bǎ lìng lái xíng
    成語解釋: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成語出處:
    明·顧大典《青衫記·承璀受閫》:“一朝權手,便把令來行 ,大小三軍,聽吾命令。”
    191

    此存照

    成語拼音:
    zài cǐ cún zhào
    成語解釋:
    照:查考,察看。寫下字據保存進來,以作憑證
    成語出處: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2回:“執憑公文,此存照。”
    192

    陳之厄

    成語拼音:
    zài chén zhī è
    成語解釋:
    《論語·衛靈公》:“(孔子)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后因以“陳之厄”指饑貧等困境。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孔子)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93

    家出家

    成語拼音:
    zài jiā chū jiā
    成語解釋:
    指不出家當和尚,清心寡欲,家修行。
    成語出處:
    《法苑珠林》卷一0七:“家出家,平等而受。”
    194

    劫難逃

    成語拼音:
    zài jié nán táo
    成語解釋:
    劫:劫數。佛教指大災難。原指命中注定;后指不可避免的災難。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馮玉蘭夜月泣江舟》:“那兩個是船家將錢覓到,也都劫數里不能逃。”
    195

    癥結所

    成語拼音:
    zhēng jié suǒ zài
    成語解釋:
    癥結:肚子里結塊的病。比喻事情或問題的關鍵所
    成語出處: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閻若璩》:“沈潛二十余年,乃盡得其癥結所。”
    196

    振鷺

    成語拼音:
    zhèn lù zài tíng
    成語解釋:
    振鷺:振動翅膀的白鷺。白鷺群飛,集于庭中。比喻遠方賢士紛紛前來,朝廷人才濟濟
    成語出處:
    《文選·任聳》:“伏惟陛下道隱旒纊,信充符璽,六飛同塵,五讓高世,白駒空谷,振鷺庭,猶懼隱鱗卜祝,藏器屠保。”
    197

    人耳目

    成語拼音:
    zài rén ěr mù
    成語解釋:
    表示為人們所聽到看到,都已熟知。
    成語出處:
    明·張岱《奇字問·序》:”近取《左(傳)》、《國(語)》、《史記》……諸書人耳目前者,聊摘其一二奇字解釋之。”
    198

    人口耳

    成語拼音:
    zài rén kǒu ěr
    成語解釋:
    指被人們所稱道、傳頌
    成語出處:
    清·汪琬《答王進士書》:“相距幾千百年,猶昭灼人口耳。”
    199

    所不辭

    成語拼音:
    zài suǒ bù cí
    成語解釋:
    辭:推辭。表示全部接受;決不推辭。
    成語出處:
    鄒韜奮《經歷》:“只須能盡我的微薄的力量,推進或促成這個主張的實現,任何個人的艱險,是所不辭的。”
    200

    所自處

    成語拼音:
    zài suǒ zì chǔ
    成語解釋:
    處:安排。人處世應該爭取有利的環境。指一定的社會環境中,使自己適應環境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所自處耳!’”
    * 關于在在的成語 形容在在的成語 描述在在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