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身份的成語 (14個)
-
1
搖身一變
- 成語拼音:
- yáo shēn yī biàn
- 成語解釋:
- 搖晃一下身子;就改變了身份。形容變化得快。舊小說中指有神通的人用法術使自己變成別的形體。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悟空捻著訣,念動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一科(棵)松樹。”
-
2
降志辱身
- 成語拼音:
- jiàng zhì rǔ shēn
- 成語解釋:
- 降:壓抑;減損。壓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違心地混跡于世俗或委曲求全。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微子》:“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
-
3
仁者能仁
- 成語拼音:
- rén zhě néng rén
- 成語解釋:
- 舊謂有身份的人所做的事總是有理。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賣弄你仁者能仁,倚仗你身里出身。”
-
4
不恥下問
- 成語拼音:
- bù chǐ xià wèn
- 成語解釋:
- 不恥:不以為恥辱;下問:降低身份請教別人。不以向比自己學識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求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何晏集解:“下問,謂凡在己下者。”
-
5
東方騎
- 成語拼音:
- dōng fāng jì
- 成語解釋:
- 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
- 成語出處:
- 唐·褚亮《燭花》詩:“言是東方騎,來尋南陌車。”
-
6
改步改玉
- 成語拼音:
- gǎi bù gǎi yù
- 成語解釋:
- 步:古代祭祀時祭者與尸相距的步數,以地位排列。改變步數,改換玉飾。指死者身份改變,安葬禮數也應變更。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定公五年》:“季平子行東野,還,未至。丙申,卒于房。陽虎將以玙璠斂,仲梁懷弗與,曰:‘改步改玉。’”
-
7
改換頭面
- 成語拼音:
- gǎi huàn tóu miàn
- 成語解釋:
- 喻改變身份。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卻說鮮于同自吟了這八句詩,其志愈銳。怎奈時運不利,看看五十齊頭,‘蘇秦還是舊蘇秦’,不能勾改換頭面。”
-
8
貴賤無常
- 成語拼音:
- guì jiàn wú cháng
- 成語解釋:
- 人的身份地位并不是永恒不變的。
- 成語出處:
- 宋·王楙《野客叢書·鹖冠子》:“《前漢·藝文志》有《鹖冠子》一篇,今所行四卷十五篇。如所謂‘中流失般,一壺千金’、‘貴賤無常,物使之然’皆出于是。”
-
9
金枝玉葉
- 成語拼音:
- jīn zhī yù yè
- 成語解釋:
- 原形容花枝葉的美好。后借稱帝王子孫。比喻人的身份及其尊貴。
- 成語出處:
- 唐 王建《宮中調笑》詞:“胡蝶、胡蝶,飛上金枝玉葉。”
-
10
門當戶對
- 成語拼音:
- mén dāng hù duì
- 成語解釋: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成語出處: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中卷:“個樣村僧,豈是尋常種草?要得門當戶對,還他景勝人奇。”
-
11
喬妝改扮
- 成語拼音:
- qiáo zhuāng gǎi bàn
- 成語解釋:
- 喬:做假。喬妝:改變服裝、容顏。指化妝改變形象,掩飾本來的身份。亦作“喬裝打扮”、“喬裝改扮”。
- 成語出處:
- 清·無名氏《劉公案》第12回:“我今要到十里堡,喬妝改扮訪民情。”
-
12
人微望輕
- 成語拼音:
- rén wēi wàng qīng
- 成語解釋:
- 謂身份低下,資望不足。多用作自謙之詞。
- 成語出處:
- 宋·岳飛《奏乞罷制置使職事狀》:“竊念臣人微望輕,難任斯職。”
-
13
提牌執戟
- 成語拼音:
- tí pái zhí jǐ
- 成語解釋:
- 牌:古代兵器盾;戟:古代兵器。形容身份低微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他是個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哉。”
-
14
行乎富貴
- 成語拼音:
- xíng hū fù guì
- 成語解釋:
- 行:所作所為。指所作所為符合富貴的身份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 關于身份的成語 形容身份的成語 描述身份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