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聲勢浩大的成語 (31個)
-
1
聲勢浩大
- 成語拼音:
- shēng shì hào dà
- 成語解釋:
- 浩:廣大。聲威和氣勢非常浩大。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如今宋江領兵圍城,聲勢浩大,不可抵敵。”
-
2
汪洋大海
- 成語拼音:
- wāng yáng dà hǎi
- 成語解釋:
- 廣闊無邊;水波連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圍廣闊;聲勢浩大。汪洋:水勢深而廣闊。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轟天炮響,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鑼鳴,兩仞山前丟霹靂。”
-
3
大刀闊斧
- 成語拼音:
- dà dāo kuò fǔ
- 成語解釋:
- 大刀和闊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來形容軍隊聲勢浩大;殺氣騰騰;充滿戰斗氣氛。現比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搖旗吶喊,擂鼓鳴鑼,大刀闊斧,殺奔祝家莊來。”
-
4
萬馬奔騰
- 成語拼音:
- wàn mǎ bēn téng
- 成語解釋: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成語出處:
- 宋 劉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盡意無盡,萬馬奔騰山作陣。”
-
5
洶涌澎湃
- 成語拼音: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成語解釋:
- 形容聲勢浩大。洶涌:波濤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洶涌澎湃。”
-
6
排山倒峽
- 成語拼音:
- pái shān dǎo xiá
- 成語解釋:
-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岳,翻倒山峽。形容水勢猛,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4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峽之勢。”
-
7
烈烈轟轟
- 成語拼音:
- liè liè hōng hōng
- 成語解釋:
- 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 成語出處:
- 宋·文天祥《沁園春·題張許雙廟》詞:“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
-
8
排山倒海
- 成語拼音:
- pái shān dǎo hǎi
- 成語解釋:
- 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岳;翻倒大海。形容來勢猛;聲勢浩大;力量強大;壓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 成語出處:
- 宋 楊萬里《病起喜雨聞鶯》詩:“病勢初來敵頗強,排山倒海也難當。”
-
9
暴風驟雨
- 成語拼音:
- bào fēng zhòu yǔ
- 成語解釋:
- 暴:突然而猛烈的;驟:急速。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有時比喻聲勢浩大;發展迅速的運動。
- 成語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9回:“有雌雄二鳥,原在一處同飛,忽被暴風驟雨驚散。”
-
10
震天鑠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shuò dì
- 成語解釋:
- 震:震動;鑠:照亮。震動和照亮大地。形容聲勢浩大、氣勢雄偉或某一事件令人驚駭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意大利建國三杰傳》第17節:“吾敢信卷土重來之機會,震天鑠地之奇觀,其決不遠也。”
-
11
震天動地
- 成語拼音:
- zhèn tiān dòng dì
- 成語解釋: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 河水》:“壁立千仞,河流激蕩,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
12
輷輷殷殷
- 成語拼音:
- hōng hōng yīn yīn
- 成語解釋:
- 輷輷;象聲詞,同“轟轟”,指聲勢浩大;殷殷:震動聲。形容人馬眾多,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人民之眾,車馬之多,日夜行不絕,輷輷殷殷,若有三軍之眾。”
-
13
疾風橫雨
- 成語拼音:
- jí fēng héng yǔ
- 成語解釋:
- 疾:急速猛烈。形容聲勢浩大,來勢迅猛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新民說》第八節:“華葉蓊郁,而必歸于槁亡,遇疾風橫雨,則摧落更速焉。”
-
14
迅風暴雨
- 成語拼音:
- xùn fēng bào yǔ
- 成語解釋:
- 暴:突然而猛烈。形容聲勢浩大,來勢迅猛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丙志·舒州刻工》:“至午,黑云倏起西邊,罩覆樓上,迅風暴雨隨之。”
-
15
風靡云涌
- 成語拼音:
- fēng mǐ yún yǒng
- 成語解釋:
- 涌:水騰躍,涌現。大風刮起來,烏云涌上來。比喻新生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Bolshevism的勝利》:“這種世界的社會力,在人間一有動蕩,世界各處都有風靡云涌、山鳴谷應的樣子。”
-
16
風起潮涌
- 成語拼音:
- fēng qǐ cháo yǒng
- 成語解釋:
-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風刮起,水波洶涌。比喻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李大釗《新舊思想之激戰》:“比人家那如火如荼的新潮,那風起潮涌的新人運動,尚不知相差幾千萬里?”
-
17
掀天揭地
- 成語拼音:
- xiān tiān jiē dì
- 成語解釋:
- 可以撼動天地。形容聲勢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徹底的變化。
- 成語出處:
- 宋 辛斆《后序》:“萊公兩朝大臣,勛業之盛,掀天揭地。”
-
18
波路壯闊
- 成語拼音:
- bō lù zhuàng kuò
- 成語解釋:
- 波路:波濤。比喻規模宏偉,聲勢浩大。同“波瀾壯闊”。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旅客貧辛,波路壯闊。”
-
19
倒海翻江
- 成語拼音:
- dǎo hǎi fān jiāng
- 成語解釋:
- 形容力量或聲勢非常浩大。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夜宿陽山磯將曉大雨北風甚勁遂抵雁翅浦》詩:“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白浪如山潑入船,家人驚怖篙師屋。”
-
20
風起浪涌
- 成語拼音:
- fēng qǐ làng yǒng
- 成語解釋:
- 涌:向上升起,冒出。大風刮起,波浪洶涌。比喻事物相繼興起,聲勢浩大
- 成語出處:
- 《晉書·謝安傳》:“嘗與孫綽等泛海,風起浪涌,諸人并懼,安吟嘯自若。”
* 關于聲勢浩大的成語 形容聲勢浩大的成語 描述聲勢浩大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