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道的成語 (10個)
-
1
陽關大道
- 成語拼音:
- yáng guān dà dào
- 成語解釋:
-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省敦煌市南。原指經過陽關通往西域的官道。后泛指通過便利交通大道和光明的道路。也比喻好的出路、辦法。
- 成語出處:
- 唐 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詩:“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
-
2
康莊大道
- 成語拼音:
- kāng zhuāng dà dào
- 成語解釋:
- 康莊:寬闊、通達的大路。寬闊平坦、四通八達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康莊之衢,高門大屋,尊寵之。”
-
3
不知大體
- 成語拼音:
- bù zhī dà tǐ
- 成語解釋:
- 知:知道;大體:重要的道理。不懂得大道理或從全局出發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田弘正傳》:“時度支使崔倰不知大體,固阻其情,凡四上表不報。”
-
4
光明大道
- 成語拼音:
- guāng míng dà dào
- 成語解釋:
-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 成語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39章:“我們已加入革命陣線,走上光明大道,何至于再入岔路,鉆回黑暗中嗎?”
-
5
大方之家
- 成語拼音:
- dà fāng zhī jiā
- 成語解釋:
- 大方:原指深通道術的人。后泛指見識廣博;懂得大道理;學問深厚或專精于某種技藝的人。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秋水》:“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
6
正道坦途
- 成語拼音:
- zhèng dào tǎn tú
- 成語解釋:
- 坦:平而寬廣。直而平坦的大道。比喻方向正確,前途光明的道路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96回:“總之,再不走荊棘,這邊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確犖,這邊便是正道坦途。”
-
7
生知安行
- 成語拼音:
- shēng zhī ān xíng
- 成語解釋: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中庸》:“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
8
即小見大
- 成語拼音:
- jí xiǎo jiàn dà
- 成語解釋:
- 從小處或小事見到大道理。
- 成語出處:
- 魯迅《熱風·即小見大》:“即小見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長久不解的事來。”
-
9
深文大義
- 成語拼音:
- shēn wén dà yì
- 成語解釋:
- 深奧的大道理。
- 成語出處:
- 葉圣陶《四三集·招魂》:“談話不敷衍,不散慢,即使并沒有什么深文大義談出來,但靈魂與靈魂對面,總覺有古人詩句‘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樂趣。”
-
10
赴險如夷
- 成語拼音:
- fù xiǎn rú yí
- 成語解釋:
- 赴:投身進去;險:危險;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險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艱險。
- 成語出處:
- 《魏書·于什門等傳論》:“史臣曰:‘于什門等或臨危不撓,視死如歸;或赴險如夷,惟義所在。’”
* 關于大道的成語 形容大道的成語 描述大道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