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失而復得的成語 (6個)
-
1
失而復得
- 成語拼音:
- shī ér fù dé
- 成語解釋:
- 失:遺失,喪失。失去而又得到
- 成語出處:
- 宋·王安石《原過》:“是失而復得,廢而復舉也。”
-
2
珠還合浦
- 成語拼音:
- zhū huán hé pǔ
- 成語解釋: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成語出處:
-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 辨誤一》:“殊不知珠還合浦,乃后漢孟嘗,不可以孟嘗君遷就也。”
-
3
合浦珠還
- 成語拼音:
- hé pǔ zhū huán
- 成語解釋: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循吏傳 孟嘗》:“(合浦)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阯比境……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歲,去珠復還,百姓皆反其業。”
-
4
還珠合浦
- 成語拼音:
- huán zhū hé pǔ
- 成語解釋:
- 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成語出處:
- 唐 駱賓王《上兗州刺史啟》:“還珠合浦,波含遠近之星。”
-
5
還珠返璧
- 成語拼音:
- huán zhū fǎn bì
- 成語解釋:
- 寶物失而復得。
- 成語出處:
- 清 石昆玉《三俠五義》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還珠返璧之期。”
-
6
得而復失
- 成語拼音:
- dé ér fù shī
- 成語解釋:
- 復:又,再。剛得到又失去了。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孔明變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復失,與不得同。公以此賀我,實足使我愧赧耳!’”
* 關于失而復得的成語 形容失而復得的成語 描述失而復得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