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字體的成語 (6個)
-
1
雕蟲小技
- 成語拼音:
- diāo chóng xiǎo jì
- 成語解釋:
- 雕:刻;蟲:鳥蟲書。我國古代的一種字體;西漢時學童所學的一門功課。雕刻鳥蟲書的小技巧。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成語出處:
- 《隋書 李德林傳》:“雕蟲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輩。”
-
2
鸞翱鳳翥
- 成語拼音:
- luán áo fèng z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字體飄逸,筆勢飛動。
- 成語出處:
- 唐·韓愈《石鼓歌》:“鸞翱鳳翥眾仙下,珊瑚碧樹交枝柯。”
-
3
胡肥鍾瘦
- 成語拼音:
- hú féi zhōng shòu
- 成語解釋:
- 胡:三國時的胡昭;鍾:三國時的鍾繇。胡昭的字體肥,鍾繇的字體瘦。形容書法各擅其美。
- 成語出處:
- 唐·張彥遠《法書要錄》:“三國魏劉德升字君嗣,以造行書擅名,胡昭、鍾繇并師其法,而胡書體肥,鍾書體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
4
蟲書鳥篆
- 成語拼音:
- chóng shū niǎo zhuàn
- 成語解釋:
- 書:字體。字體像鳥蟲。借指外國文字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50回:“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說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
5
豐筋多力
- 成語拼音:
- fēng jēn duō lì
- 成語解釋:
- 豐:豐滿,豐實;筋:肌腱或骨頭上的韌帶;多:多余。書法有筋骨,筆力雄健。比喻字體結構堅實而豐滿,筆力強勁有余。
- 成語出處:
- 宋·無名氏《宣和書譜》:“三國之初,字學缺然不講,繇于是為一家法,而議者謂其豐筋多力,有云游雨驟之勢。”
-
6
柳骨顏筋
- 成語拼音:
- jiǔ gǔ yán jīn
- 成語解釋:
- 唐·柳公權的書法骨力遒健,結構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后因以之稱其書法的字體和法度。
- 成語出處: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為款識,有柳骨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
* 關于字體的成語 形容字體的成語 描述字體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