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官員的成語 (50個)
-
1
職名早投
- 成語拼音:
- zhí míng zǎo tóu
- 成語解釋:
- 職名:官員的履歷。把官員的履歷早些呈上。指新皇帝嗣位后,官員們呈上職名,等待封賞。比喻企求升官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他說馬中丞當先出頭,眾公卿認肯逗留。職名早投,大家去上書陳表,擁入皇州。”
-
2
貂蟬滿座
- 成語拼音:
- diāo chán mǎn zuò
- 成語解釋:
- 貂蟬:漢代侍從官員帽上的裝飾物,舊用作達官貴人的代稱。舊指官爵多而濫。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輿服志下》:“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黃金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謂之‘趙惠文冠’。”
-
3
達官顯宦
- 成語拼音:
- dá guān xiǎn huàn
- 成語解釋:
- 達:顯貴;宦:官。舊指職位高而聲勢顯赫的官員。
- 成語出處:
- 清 昭槤《嘯亭雜錄 王樹勛》:“蔣子蒲、龐士冠等詞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余達官顯宦為其門人者無算。”
-
4
官不威,爪牙威
- 成語拼音:
- guān bù wēi,zhǎo yá wēi
- 成語解釋:
- 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官員未必威風兇悍,手下人則仗勢逞威耍狂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頭貼,打驛吏,欺估客,詐鄉民,總是這一干人丁。”
-
5
官不威,牙爪威
- 成語拼音:
- guān bù wēi,yá zhǎo wēi
- 成語解釋:
- 牙爪:爪牙,比喻輔佐的人。指官員未必威風兇悍,手下人則仗勢逞威耍狂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齊福不齊,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
6
傳圭襲組
- 成語拼音:
- chuán guī xí zǔ
- 成語解釋:
- 謂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諸侯舉行隆重儀式時所用的玉制禮器;組,古代官員系印的絲帶,轉指官印。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送黃仲恭赴官馀姚序》:“士君子非以傳圭襲組為難,能世其德業為難。”
-
7
封疆大吏
- 成語拼音:
- fēng jiāng dà lì
- 成語解釋:
- 封疆:疆界;大吏:大官。指疆域之內的首要官員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2回:“如今半年之間,已做到封疆大吏,自然是感激天恩,力圖報稱。”
-
8
冠蓋如云
- 成語拼音:
- guān gài rú yún
- 成語解釋:
- 官員們的禮帽和車篷密集得像一片云層。形容集合會場中官宦士紳聚集得很多。冠:禮帽;蓋:車篷。二者借指官吏士紳。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西都賦》:“英俊之域,紱冕所興;冠蓋如云,七相五公。”
-
9
狗尾續貂
- 成語拼音:
- gǒu wěi xù diāo
- 成語解釋:
- 貂尾不夠;就用狗尾來補充。貂:指古代皇帝侍從官員用作帽飾的貂尾。原諷刺所封官爵太濫;后比喻用次品續在珍品之后。多指后來續寫的文學作品不如原來的好。
- 成語出處: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8卷:“亂離以來,官爵過濫,封王作輔,狗尾續貂。”
-
10
世代簪纓
- 成語拼音:
- shì dài zān yīng
- 成語解釋:
- 簪纓:古代官員的冠飾。世代做官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9卷:“又且世代簪纓,家資巨富,日常供奉,擬于王侯。”
-
11
文東武西
- 成語拼音:
- wén dōng wǔ xī
- 成語解釋:
- 漢初叔孫通定的朝儀,文官位東,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員的排列位次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列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
-
12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成語拼音:
- xīn guān shàng rèn sān bǎ huǒ
- 成語解釋: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
-
13
紫袍玉帶
- 成語拼音:
- zǐ páo yù dài
- 成語解釋:
-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規定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服紫袍;玉帶:唐宋官員所用玉飾腰帶,以區分官階高低。穿紫袍,系玉帶。比喻高官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萬國來朝》第三折:“戶列簪纓姓字香,紫袍玉帶氣昂昂。”
-
14
斷爛朝報
- 成語拼音:
- duàn làn cháo bào
- 成語解釋:
- 斷爛:形容陳腐雜亂;朝報:古代傳抄皇帝詔令和官員奏章之類的文件。指陳舊、殘缺,沒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記載。
- 成語出處:
- 《宋史 王安石傳》:“黜《春秋》之書,不使列于學官,至戲目為斷爛朝報。”
-
15
冠蓋相屬
- 成語拼音:
- guān gài xiāng zhǔ
- 成語解釋:
- 冠蓋: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車蓋,代指官吏;屬:接連。形容政府的使節或官員,一路上往來不絕。也指世代仕宦,相繼不斷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準書》:“遣使冠蓋相屬于道,護之,下巴蜀粟以振之。”
-
16
冠冕堂皇
- 成語拼音:
-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 成語解釋:
- 冠冕:古代帝王、官員的禮帽;堂皇:氣派非凡。形容看起來莊重體面、光明正大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6回:“有一些老一輩人見他話說得冠冕堂皇,都說,某人雖有嗜好,尚還有自愛之心。”
-
17
以譽為賞,以毀為罰
- 成語拼音:
- yǐ yù wéi shǎng,yǐ huǐ wéi fá
- 成語解釋:
- 譽:贊揚;毀:批評。指受人贊揚的官員應嘉獎,受人批評的官員應懲罰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管仲《管子·明法》:“是故官之失其治也,是主以譽為賞,以毀為罰也。”
-
18
走馬上任
- 成語拼音:
- zǒu mǎ shàng rèn
- 成語解釋:
- 官員到職上任。指開始擔任某項職務。
- 成語出處:
- 五代 孫光憲《北夢瑣言》:“車駕必謀幸蜀,先以稱公走馬赴任。”
-
19
致仕懸車
- 成語拼音:
- zhì shì xuán chē
- 成語解釋:
- 致仕:辭官;懸車:古代官員一般至七十歲告老引退,把車子懸掛起來不用。指告老辭官,退休家居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薛廣德傳》:“與丞相定國、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俱乞骸骨,皆賜安車駟馬。東歸沛……縣其安車傳子孫。”
-
20
丙吉問牛
- 成語拼音:
- bǐng jí wèn niú
- 成語解釋:
- 看到牛的異常想起天氣變化,贊揚官員關心百姓疾苦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楚王軾怒蛙,以昆蟲之敢死;丙吉問牛,恐陰陽之失時。”
* 關于官員的成語 形容官員的成語 描述官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