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客套話的成語 (13個)
-
1
套言不陳
- 成語拼音:
- tào yán bù chén
- 成語解釋:
- 套言:客套話;陳:陳述。套話不多說了
- 成語出處: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書,遞于紹聞,書上寫道:‘字啟譚大哥下入目。茲啟者,套言不陳。’”
-
2
套言不敘
- 成語拼音:
- tào yán bù xù
- 成語解釋:
- 套言:客套話。套話不多說了
- 成語出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8回:“敬啟者:彼此至好,套言不敘。”
-
3
何足掛齒
- 成語拼音:
- hé zú guà chǐ
- 成語解釋:
- 掛齒:放在嘴里說。有什么值得說的呢?形容不值一提。原帶有輕蔑意;現表示客套的話語。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叔孫通傳》: “此特群盜鼠竊狗盜,何足置齒牙間哉?”
-
4
恭敬不如從命
- 成語拼音:
-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
- 成語解釋:
- 客套話。多用在對方對自己客氣,雖不敢當,但不好違命。
- 成語出處:
- 宋 贊寧《筍譜 雜說》:“姑聞而后悔,倍憐新婦。故又諺曰:恭敬不如從命,受訓莫如從順。”
-
5
蓬篳生輝
- 成語拼音:
- péng bì shēng huī
- 成語解釋:
- 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里,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6
誠惶誠恐
- 成語拼音: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成語解釋:
- 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原指封建官吏給皇帝上奏章時用的客套話;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杜詩傳》:“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職無效,久竊祿位,令功臣懷慍,誠惶誠恐。”
-
7
對不起
- 成語拼音:
- duì bù qǐ
- 成語解釋:
- 表示抱歉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曾樸《孽海花》第30回:“明明雯青為自己而死,自己實在對不起雯青,人非木石,豈能漠然!”
-
8
蒹葭倚玉樹
- 成語拼音:
- jiān jiā yǐ yù shù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別人的光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魏蝗帝使后弟毛曾與夏侯元并坐,時人謂蒹葭倚玉樹。”
-
9
久聞大名
- 成語拼音:
- jiǔ wén dà míng
- 成語解釋:
- 聞:聽到。早就聽到對方的盛名。多用作初見面時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51回:“朱仝道:‘久聞大名。’連忙下拜。”
-
10
蒲柳之姿
- 成語拼音:
- pú liǔ zhī zī
- 成語解釋:
-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為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
11
一路福星
- 成語拼音:
- yī lù fú xīng
- 成語解釋:
- 路:本為宋代的行政區域名,后指道路;福星:歲星。原指一個行政區域為民謀福的好長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清 范寅《越諺》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順風,送遠行語。”
-
12
野人獻曝
- 成語拼音:
- yě rén xiàn pù
- 成語解釋:
- 比喻貢獻的不是珍貴的東西。(向人建議時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列子·楊朱》:“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貉。”
-
13
野人獻芹
- 成語拼音:
- yě rén xiàn qín
- 成語解釋:
- 把不值錢的芹菜當好東西獻給別人。比喻貢獻的不是有多大價值的東西(多用作送人禮物或建議時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列子·楊朱》:“昔人有美戎菽、甘臺莖、芹萍子者,對鄉豪稱之,鄉豪取而嘗之,蜇于口,慘于腹。眾哂而怨之,其人大慚。”
* 關于客套話的成語 形容客套話的成語 描述客套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