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容隱的成語 (10個)
-
1
若隱若現
- 成語拼音:
- ruò yǐn ruò xiàn
- 成語解釋:
- 好像隱沒了;又好像現出了。形容隱隱約約、依稀可見的狀態。
- 成語出處:
- 唐 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無滅無生,歷千劫而不古;若隱若現,運有福而長今。”
-
2
時隱時現
- 成語拼音:
- shí yǐn shí xiàn
- 成語解釋:
- 現:顯露。時而隱沒時而現出。形容隱隱約約、依稀可見的狀態
- 成語出處:
- 明·袁宏道《廣莊·人間世》:“子房當烹狗藏弓之世,時隱時現,托赤松以自保。”
-
3
堅臥煙霞
- 成語拼音:
- jiān wò yān xiá
- 成語解釋:
- 臥:躺下;煙霞:指山林間的煙云。形容隱士的悠閑生活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小弟堅臥煙霞,靜聽好音。”
-
4
斂聲匿跡
- 成語拼音:
- liǎn shēng nì jì
- 成語解釋:
- 不聲張,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公開出現。
- 成語出處:
- 《解放日報》1944.8.18:“這樣,識時務的就不得不斂聲匿跡。”
-
5
堂而皇之
- 成語拼音: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成語解釋:
- 形容公然毫不隱諱地(多含貶義)。
- 成語出處:
- 魯迅《花邊文學 “莎士比亞”》:“末一句是客氣話,贊成施先生的其實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雜志上發表嗎?”
-
6
消聲滅跡
- 成語拼音:
- xiāo shēng miè jì
- 成語解釋:
-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 成語出處:
- 《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
-
7
銷聲匿跡
- 成語拼音:
- xiāo shēng nì jì
- 成語解釋: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成語出處:
- 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1卷:“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
8
消聲匿跡
- 成語拼音:
- xiāo shēng nì jì
- 成語解釋:
-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 成語出處:
- 語出《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
-
9
消聲匿影
- 成語拼音:
- xiāo shēng nì yǐng
- 成語解釋:
- 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再出現。
- 成語出處:
- 語出《藝文類聚》卷三六引北周庚信《五月披裘負薪畫贊》:“禽巢欲遠,魚穴惟深,消聲滅跡,何必山林!”
-
10
與世隔絕
- 成語拼音:
- yǔ shì gé jué
- 成語解釋:
- 與社會上的人們隔離;斷絕來往。常形容隱居或人跡不到的極偏僻地方。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4卷:“山野廢人,與世隔絕,不習跪拜,望陛下優容之。”
* 關于容隱的成語 形容容隱的成語 描述容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