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人物的成語 (11個)
-
1
大大小小
- 成語拼音:
- dà dà xiǎo xiǎo
- 成語解釋:
- 指大小人物或事物等
- 成語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4回:“小人只認的大郎一個養家經紀人,且是在街上做些買賣,大大小小,不曾惡了一個人。”
-
2
無名小卒
- 成語拼音:
- wú míng xiǎo zú
- 成語解釋:
- 卒: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指沒有名氣不受重視的小人物。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1回:“只見城內一將飛馬引軍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
-
3
無名小輩
- 成語拼音:
- wú míng xiǎo bèi
- 成語解釋:
- 對平凡人物的蔑稱。
- 成語出處:
- 《龍圖耳象》第92回:“俺只道是藍驍那廝,原來是個無名小輩!”
-
4
生旦凈丑
- 成語拼音:
- shēng dàn jìng chǒu
- 成語解釋:
- 生:小生;旦:花旦;凈:花臉;丑:小丑。京劇里的四種人物扮相,借指各種人物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0回:“這女孩子面生,不是個侍兒,倒象是那十二學戲的女孩子之內的,卻辨不出他是生旦凈丑那一個角色來。”
-
5
一毫不取
- 成語拼音:
- yī háo bù qǔ
- 成語解釋:
-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極小的事物。連一根毫毛那樣小的東西都不拿。形容為人廉潔,不沾便宜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容齋三筆·賢士隱居者》:“周日章,信州永豐人。操行介潔……非其義一毫不取。”
-
6
負乘致寇
- 成語拼音:
- fù chéng zhì kòu
- 成語解釋:
- 典出《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象》曰:‘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孔穎達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負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車騎之上而負于物也,故寇盜知其非己所有,于是競欲奪之。”意思是卑賤者背著人家的財物,又坐上大
- 成語出處:
- 典出《易·解》:“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象》曰:‘負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
-
7
蜂蠆有毒
- 成語拼音:
- fēng chài yǒu dú
- 成語解釋:
- 比喻惡物雖小,但能害人
- 成語出處: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無謂邾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
-
8
販夫俗子
- 成語拼音:
- fàn fū sú zǐ
- 成語解釋:
- 販夫:指販賣貨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販等下層平民。
- 成語出處:
- 明 顧大典《青衫記 茶客娶興》:“況且劉員外是個為客的人,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著他。”
-
9
不存芥蒂
- 成語拼音:
- bù cún jiè dì
- 成語解釋:
- 芥蒂:本作“蒂芥”,細小的梗塞物,比喻積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積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寬,氣量大。
- 成語出處:
- 漢 司馬相如《子虛賦》:“吞若云夢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
-
10
海外奇談
- 成語拼音:
- hǎi wài qí tán
- 成語解釋:
- 海外:指中國以外:奇談:奇怪的說法。《山海經》中有部分內容記敘海外各國的異人怪物;被認為是荒誕不經的。后指荒唐的;沒有根據的說法或外國的奇異小說。
- 成語出處:
- 明 沈德符《野荻編補遺 臺疏譏謔》:“宇淳批其牘尾曰:‘海外奇談’。”
-
11
五臟六腑
- 成語拼音:
- wǔ zàng liù fǔ
- 成語解釋:
- 五臟:脾、肺、腎、肝、心;六腑: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膽。人體內的各種器官。比喻事物的內部情況。
- 成語出處:
- 宋 張君房《云笈七簽》:“每坐常閉目內視,存見五臟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 關于小人物的成語 形容小人物的成語 描述小人物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