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尺一的成語 (10個)
-
1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成語拼音: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成語出處: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2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 成語拼音:
-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 成語解釋:
-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賬。”
-
3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 成語拼音:
- mó gāo yī chǐ,dào gāo yī zhàng
- 成語解釋:
- 魔:惡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義始終壓倒邪惡
- 成語出處:
- 楊成武《層層火陣燒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駐屯清剿’的斗爭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創造——地道戰,大顯神威。”
-
4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成語拼音:
-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yī zhàng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成語出處: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
-
5
一尺水十丈波
- 成語拼音:
- yī chǐ shuǐ shí zhàng bō
- 成語解釋:
- 比喻說話夸張,不真實。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88回:“到底還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
6
佛高一尺,魔高一丈
- 成語拼音:
- fó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 成語解釋:
-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要警惕外界誘惑。佛,指佛法;魔,指魔法。后用以比喻一方勢力(多指正義的)增長,與之對立的另一方勢力(多指非正義的)則加倍增長。
- 成語出處:
- 明 李贄《與梅衡湘書》:“‘佛高一尺,魔高一丈。’昔人此言,只要人知有佛即有魔,如形之有影,聲之有響,必然不相離者。”
-
7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 成語拼音:
- ràng lǐ yī cùn,dé lǐ yī chǐ
- 成語解釋:
- 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大。
- 成語出處:
- 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二四引三國魏曹操《禮讓令》:“里諺曰:‘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斯合經之要矣。”
-
8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 成語拼音:
- bīng hòu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 成語解釋:
- 非:不是;寒:冷。冰凍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醞釀、積累的結果
- 成語出處:
- 東漢·王充《論衡·壯留》:“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
9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成語拼音:
- bīng dòng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 成語解釋:
-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 成語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10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成語拼音:
- 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
- 成語解釋:
-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答陳同甫書》:“但鄙意更欲賢者百丈竿頭進取一步,將來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 關于尺一的成語 形容尺一的成語 描述尺一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