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己意的成語 (6個)
-
1
孤行己意
- 成語拼音:
- gū xíng jǐ yì
- 成語解釋:
- 不接受別人的意見,固執地照自己的意見行事。
- 成語出處:
- 魯迅《集外集·記“楊樹達”君的襲來》:“我想,原來是一個孤行己意,隨隨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樣如此傲慢。”
-
2
排斥異己
- 成語拼音:
- pái chì yì jǐ
- 成語解釋:
- 排斥:排除;驅逐;異己:同自己意見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問題上有嚴重分歧或敵對的人;比喻排擠、清除與自己意見不合或利害沖突的人。又作“排除異己。”
- 成語出處:
- 《晉書 殷凱傳》:“凱見江績亦以正直為仲堪所斥,知仲堪當逐異己,樹置所親。”
-
3
托物連類
- 成語拼音:
- tuō wù lián lèi
- 成語解釋:
- 指援引類似的事物寄托己意。見“托物引類”。
- 成語出處:
- 明·王煒《書胡立三先生詩稿后》:“詩之為用,共托物連類,足以寓人不能宣之意。”
-
4
看不上眼
- 成語拼音:
- kàn bù shàng yǎn
- 成語解釋:
- 看不過眼,不合己意
- 成語出處:
- 清·陳忱《水滸后傳》第八回:“我是好男子,這狐群狗黨看不上眼,要差我上東京。”
-
5
托物引類
- 成語拼音:
- tuō wù yǐn lèi
- 成語解釋:
- 指援引類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答黃魯直書》:“《古風》二首,托物引類,真得古詩人之風,而軾非其人也。”
-
6
恣心所欲
- 成語拼音:
- zì xīn suǒ yù
- 成語解釋:
- 恣:放縱。恣縱己意,心想事成
- 成語出處:
- 《梁書·中天竺國傳》:“其宮殿皆雕文鏤刻,街曲市里,屋舍樓觀,鐘鼓音樂,服飾香華,水陸通流,百賈交會,奇玩珍瑋,恣心所欲。”
* 關于己意的成語 形容己意的成語 描述己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