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布衣的成語 (24個)
-
1
布衣糲食
- 成語拼音:
- bù yī lì shí
- 成語解釋:
- 見“布衣蔬食”。
- 成語出處:
- 唐·房魯《上節度使書》:“其愧非愧,布衣糲食,僮饑蹇驢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
2
布衣疏食
- 成語拼音:
- bù yī shū shí
- 成語解釋:
- 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王吉傳》:“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
3
布衣芒屩
- 成語拼音:
- bù yī máng juē
- 成語解釋:
- 布衣:麻布衣服;芒屩:草鞋。穿布衣和草鞋。指平民百姓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范張雞黍》第四折:“多謝你荊州太守漢循良,舉薦我布衣芒屩到朝堂。”
-
4
布衣蔬食
- 成語拼音:
- bù yī shū shí
- 成語解釋:
- 蔬食:蔬菜和谷類食物。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毛玠傳》:“玠居顯位,常布衣蔬食,撫育孤兄子甚篤,賞賜以振施貧族,家無所余。”
-
5
蔬食布衣
- 成語拼音:
- shū shí bù yī
- 成語解釋:
- 穿布衣,吃粗糧。形容生活儉樸
- 成語出處:
- 《梁書·張嵊傳》:“嵊父臨青州,為土民所害。嵊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
-
6
布衣之交
- 成語拼音:
- bù yī zhī jiāo
- 成語解釋:
- 布衣:古時平民的衣著。平民之間交往的友誼。指顯貴者與沒有官職、地位低賤的人相交往。
- 成語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三》:“衛君與文布衣交,請具車馬皮幣,愿君以此從衛君游。”鮑彪注:“言交于未貴時。”
-
7
芒屩布衣
- 成語拼音:
- máng juē bù yī
- 成語解釋:
- 屩:麻草鞋。穿著草鞋和粗布衣服。形容衣著樸素
- 成語出處:
- 《梁書·儒林傳·范縝》:“在瓛門下積年,去來歸家,恒芒屩布衣,徒行于路。”
-
8
布衣黔首
- 成語拼音:
- bù yī qián shǒu
- 成語解釋:
- 布衣:稱呼平民;黔首:戰國及秦代稱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李斯列傳》:“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黔首。”
-
9
布衣雄世
- 成語拼音:
- bù yī xi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布衣:平民。一個平民成了世間的英雄
- 成語出處:
- 宋·葉廷珪《海錄碎事·人事·敏慧》:“袁紹稱鄭玄以布衣雄世。”
-
10
布衣韋帶
- 成語拼音:
- bù yī wéi dài
- 成語解釋:
- 原是古代貧民的服裝,后指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而使后世不絕息。”
-
11
椎髻布衣
- 成語拼音:
- zhuī jì bù yī
- 成語解釋:
- 椎形發髻,布制衣服。指婦女樸素的服飾。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梁鴻傳》:“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
-
12
葛巾布袍
- 成語拼音:
- gé jīn bù páo
- 成語解釋:
- 葛巾:用葛布做的頭巾。戴葛布頭巾穿粗布衣服。指隱士或道士的服飾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5回:“干葛巾布袍,駕一只小舟,徑到周瑜寨中。”
-
13
桑樞韋帶
- 成語拼音:
- sāng shū wéi dài
- 成語解釋:
- 《莊子 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桑樞,桑木的門軸。韋帶,無飾的皮革腰帶。后因以“桑樞韋帶”形容貧家寒士。
- 成語出處:
- 《莊子·讓王》:“原憲居魯……桑以為樞。”漢賈山《至言》:“夫布衣韋帶之士,修身于內,成名于外。”
-
14
糲食粗衣
- 成語拼音:
- lì shí cū yī
- 成語解釋:
- 糲:粗米。粗布衣服,粗劣的食品。比喻生活清苦。
- 成語出處:
- 宋·無名氏《張協狀元·大公資助張協》:“奴供備糲食粗衣。”
-
15
褐衣不完
- 成語拼音:
- hè yī bù wán
- 成語解釋:
- 褐:粗布衣服。連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成語出處:
-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矣。而君之后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厭。”
-
16
食淡衣粗
- 成語拼音:
- shí dàn yī cū
- 成語解釋:
- 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儉樸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與蒲傳正》:“退居之后決不食淡衣粗,杜門絕客。”
-
17
葛巾野服
- 成語拼音:
- gé jīn yě fú
- 成語解釋:
- 葛巾:用葛布縫制的頭巾。戴葛布頭巾,穿鄉野粗布衣服。指隱士或道士的服飾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這國能葛巾野服,扮作了道童模樣。”
-
18
褐衣蔬食
- 成語拼音:
- hè yī shū shí
- 成語解釋:
- 褐衣:粗布衣服;蔬食:粗糙的飯食。穿的是粗布衣服,吃的是粗茶淡飯。形容生活困苦。
- 成語出處:
- 《史記·游俠列傳》:“故季次、原憲終年空室蓬戶,褐衣蔬食。”
-
19
被褐藏輝
- 成語拼音:
- pī hè cáng huī
- 成語解釋:
- 被:通“披”,散開;褐: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懷中藏著寶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 成語出處:
- 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且沉山虀影,被褐藏輝。”
-
20
被褐懷寶
- 成語拼音:
- pī hè huái bǎo
- 成語解釋:
- 被:通“披”,散開;褐: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身穿粗布衣服,懷中藏著寶玉。比喻人有才德而深藏不露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郎顗傳》:“臣伏見光祿大夫江夏黃瓊,耽道樂術,清亮自然,被褐懷寶,含味經籍。”
* 關于布衣的成語 形容布衣的成語 描述布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