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干枯的成語 (12個)
-
1
石枯松老
- 成語拼音:
- shí kū sōng lǎo
- 成語解釋:
- 枯:干枯。石頭干裂,松樹老朽。形容歷時極為久遠
- 成語出處:
- 金·丘處機《水龍吟·道運》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2
燥荻枯柴
- 成語拼音:
- zào dí kū chái
- 成語解釋:
- 荻:荻草,似蘆葦。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 成語出處:
-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漢紀·獻帝建安13年》:“乃取蒙沖半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備走舸,系于其尾。”
-
3
草木榮枯
- 成語拼音:
- cǎo mù róng kū
- 成語解釋:
- 榮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
- 成語出處:
- 《大自然的語言》:“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侯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
-
4
枯楊生華
- 成語拼音:
- kū yáng shēng huā
- 成語解釋:
- 枯:干枯;華:同“花”。枯萎的楊樹重新開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長
- 成語出處:
- 《周易·大過》:“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
-
5
枯蓬斷草
- 成語拼音:
- kū péng duàn cǎo
- 成語解釋:
- 干枯、斷折的蓬草。因易隨風飄散,故亦以喻不由自主,行蹤難定。
- 成語出處:
- 《中國民間故事選·六弟兄》:“姑娘離家以后,像是枯蓬斷草一樣,到處漂流。”
-
6
枯瘦如柴
- 成語拼音:
- kū shòu rú chái
- 成語解釋:
- 枯:干枯。形容非常瘦弱
- 成語出處:
- 廬隱《西窗風雨》:“我從學校回家,一進門就看見一個枯瘦如柴的鄉下孩子。”
-
7
枯枝敗葉
- 成語拼音:
- kū zhī bài yè
- 成語解釋:
- 敗:衰敗。干枯的樹枝,衰敗的花葉。形容荒涼、破壞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韻》:“鴿翎蝠糞滿堂拋,枯枝敗葉當階罩。”
-
8
木干鳥棲
- 成語拼音:
- mù gàn niǎo qī
- 成語解釋:
- 謂鳥棲樹上,至樹干枯也不離去。喻行事堅定不移。
- 成語出處:
- 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外篇》:“身不敢飲食,擁轅執軺,木干鳥棲,袒肉暴骸。”
-
9
槁木死灰
- 成語拼音:
- gǎo mù sǐ huī
- 成語解釋:
- 干枯的樹木;冷卻的灰燼。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極或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冷漠無情。槁:干枯。
- 成語出處:
- 莊周《莊子 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
10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 成語拼音:
- hé zé ér yú,fén lín ér liè
- 成語解釋:
- 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 成語出處:
-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
11
濡沫涸轍
- 成語拼音:
- rú mò hé zhé
- 成語解釋:
- 濡:沾濕;沫:唾沫;涸:干枯。車轍里的水干了,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在困難的處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
- 成語出處: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12
山崩川竭
- 成語拼音:
- shān bēng chuān jié
- 成語解釋:
- 亦作“山崩水竭”。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認為是重大事變或其征兆。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周語》:“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 關于干枯的成語 形容干枯的成語 描述干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