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平治的成語 (6個)
-
1
天成地平
- 成語拼音:
- tiān chéng dì píng
- 成語解釋:
- 成:成功;平:治平。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成語出處:
- 《尚書 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左傳 文公十八年》:“舜臣堯,舉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地平天成。”
-
2
平治天下
- 成語拼音:
- píng zhì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國。治理國家,使天下太平。
- 成語出處:
- 《孟子·公孫丑下》:“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
3
正理平治
- 成語拼音:
- zhèng lǐ píng zhì
- 成語解釋:
- 指合乎正道的禮法規范,使社會安定有秩序。
- 成語出處:
- 《荀子·性惡》:“凡古今天下之所謂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謂惡者,偏險悖亂也。”
-
4
攬轡澄清
- 成語拼音:
- lǎn pèi chéng qīng
- 成語解釋:
- 攬轡:拉住馬韁。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負。也比喻人在負責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這件工作,把它做好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黨錮傳 范滂》:“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
5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成語拼音:
-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 成語解釋:
- 提高自身修養,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區,最后使全國安寧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
6
修齊治平
- 成語拼音:
- xiū qí zhì píng
- 成語解釋:
- 泛指倫理哲學和政治理論。
- 成語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 關于平治的成語 形容平治的成語 描述平治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