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年齡的成語 (26個)
-
1
忘年之好
- 成語拼音:
- wàng nián zhī hǎo
- 成語解釋:
- 忘記年齡的交友。即不拘年歲行輩產差異而結交的朋友。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顏延之《吊張茂度書》:“言面以來,便申忘年之好。比雖艱隔成阻,而情問無睽。”
-
2
不惑之年
- 成語拼音:
- bù huò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惑:迷惑;年:年齡。不迷惑的年齡;人到四十歲;稱“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時已掌握知識;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四十而不惑。”
-
3
鄭人爭年
- 成語拼音:
- 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 成語解釋:
- 年:年齡。比喻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
- 成語出處:
-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后息者為勝耳。”
-
4
曠夫怨女
- 成語拼音:
- kuàng fū yuàn nǚ
- 成語解釋:
- 曠夫:大齡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齡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齡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
5
寶刀不老
- 成語拼音:
- bǎo dāo bù l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并沒減退。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0回:“張郃出馬,見了黃忠,笑曰:‘你許大年紀,猶不識羞,尚欲出陣耶?’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6
寶刀未老
- 成語拼音:
- bǎo dāo wèi lǎo
- 成語解釋:
- 比喻雖然年齡大了;但精神、體力或本領仍不減當年。
- 成語出處:
- 《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7
春秋鼎盛
- 成語拼音:
- chūn qiū dǐng shèng
- 成語解釋:
- 春秋:年齡。人年齡正處在旺盛、強壯之際。舊時比喻人正當壯年;精力充沛。
- 成語出處:
- 漢 賈誼《新書 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儀未過,德澤有加焉,猶尚若比,況莫大諸侯權勢十此者乎?”
-
8
花信年華
- 成語拼音:
- huā xìn nián huá
- 成語解釋:
- 花信:開花時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齡到了二十四歲。也泛指女子正處年輕貌美之時。
- 成語出處: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上冊:“而且正當花信年華,就如秋月將滿,春花方盛,令人一見便覺不可錯過。”
-
9
及笄年華
- 成語拼音:
- jí jī nián huá
- 成語解釋:
- 笄:古代盤頭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訂婚者十五而笄;未訂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齡。
- 成語出處:
- 《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笄。”
-
10
年已蹉跎
- 成語拼音:
- nián yǐ cuō tuó
- 成語解釋:
- 蹉跎:過時。年齡已經太大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自新》:“欲相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
-
11
尊年尚齒
- 成語拼音:
- zūn nián shàng chǐ
- 成語解釋:
- 年:年齡。尚:崇尚。齒:歲數。指尊重老年人。
- 成語出處:
- 唐·令狐德棻等《周書·武帝上》:“尊年尚齒,列代弘規,序舊酬勞,哲王明范。”
-
12
打光棍
- 成語拼音:
- dǎ guāng gùn
- 成語解釋:
- 指單身成年男子適婚年齡后仍未結婚或婚后又失去妻子的男子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0章:“雖然他和她結婚幾年,但一直等于打光棍。”
-
13
福壽年高
- 成語拼音:
- fú shòu nián gāo
- 成語解釋:
- 年高:年齡大。有福有壽,長命百歲。
- 成語出處:
-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一折:“他道我福壽年高,著我似松柏齊肩老。”
-
14
馬齒加長
- 成語拼音:
- mǎ chǐ jiā zhǎng
- 成語解釋:
- 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虛度年華,沒有成就
- 成語出處:
- 《谷梁傳·僖公二年》:“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
15
馬齒徒增
- 成語拼音:
- mǎ chǐ tú zēng
- 成語解釋:
- 馬的牙齒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齡有多大。比喻自己年歲白白地增加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么成就。
- 成語出處:
- 《穀梁傳 僖公二年》:“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
-
16
年逾古稀
- 成語拼音:
- nián yú gǔ xī
- 成語解釋:
- 指年齡已超過七十歲。
- 成語出處:
- 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
17
犬馬之齒
- 成語拼音:
- quǎn mǎ zhī chǐ
- 成語解釋:
- 齒:年輪。自己的年齡
- 成語出處:
- 宋·楊萬里《答張子儀尚書》:“今茲犬馬之齒,七十有六矣。”
-
18
猶有童心
- 成語拼音:
- yóu yǒu tóng xīn
- 成語解釋:
- 還有兒童的心態。指年齡雖然大了,仍有像兒童一樣單純的心態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三十一年》:“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猶有童心。”
-
19
摽梅之年
- 成語拼音:
- biào mén zhī nián
- 成語解釋:
-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來。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齡。
- 成語出處:
- 《詩經 召南 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
20
旦暮入地
- 成語拼音:
- dàn mù rù dì
- 成語解釋:
- 旦:早晨。暮:晚上。地:地府。早晚就要進入地府。表示年齡已高,隨時都可能死去。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龔勝傳》:“吾受漢家厚恩,無以報,今年老矣,旦暮入地,誼豈以一身事二姓,下見故主哉!”
* 關于年齡的成語 形容年齡的成語 描述年齡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