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端的成語 (11個)
-
1
萬緒千端
- 成語拼音:
- wàn xù qiān duān
- 成語解釋:
- 緒:絲頭。比喻事情的開端,頭緒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復雜紛亂。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自誡令》:“機等吹毛求疵,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
2
萬緒千頭
- 成語拼音:
- wàn xù qiān tóu
- 成語解釋:
- 緒:絲頭。比喻事情的開端,頭緒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復雜紛亂。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自誡令》:“機等吹毛求疵,千端萬緒,然終無可言者。”
-
3
原始見終
- 成語拼音:
- yuán shǐ jiàn zhōng
- 成語解釋:
- 考察事物的開端而預見到它的結果。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實知》:“凡圣人見禍福也,亦揆端推類,原始見終。”《三國志·魏書·臧洪傳》:“仆雖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見終。”
-
4
杜漸防萌
- 成語拼音:
- dù jiàn fáng méng
- 成語解釋:
-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
5
杜漸防微
- 成語拼音:
- dù jiàn fáng wēi
- 成語解釋:
-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微:微小。錯誤或壞事剛冒頭就及時制止,不讓它發展。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抱樸子 明本》:“昔之達人,杜漸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
6
防萌杜漸
- 成語拼音:
- fáng méng dù jiàn
- 成語解釋:
- 杜:堵住;漸:指事物的開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災害尚未發生時就預防。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丁鴻傳》:“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
7
起承轉合
- 成語拼音: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成語解釋:
- 起:是開端;承:是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轉:是轉折;合:是結束全文。舊時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常用的程式。泛指文章的做法。
- 成語出處:
- 元 范德璣《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
-
8
一波才動萬波隨
- 成語拼音:
- yī bō cái dòng wàn bō suí
- 成語解釋:
- 指一波方動,萬波隨之而起。比喻事情開端后的不斷發展變化。
- 成語出處:
- 宋 惠洪《冷齋夜話 船子和尚偶》:“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
9
云程發軔
- 成語拼音:
- yún chéng fā rèn
- 成語解釋:
- 云程:青云萬里的路程;發軔:啟車行進,比喻事業的開端。舊時祝人前程遠大的頌辭。
- 成語出處:
- 戰國楚·屈原《離騷》:“朝發軔于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
10
與民更始
- 成語拼音:
- yǔ mín gēng shǐ
- 成語解釋:
- 跟人民一起又有新的開端。指除舊布新。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武帝紀》:“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鑒新。其赦天下,與民更始。”
-
11
先自隗始
- 成語拼音:
- xiān zì wěi shǐ
- 成語解釋:
- 隗:指戰國燕人郭隗;始:開始。以先任用我郭隗為開端。表示自我推薦。
- 成語出處:
- 《戰國策·燕策一》:“今王誠欲致士,先從隗始,隗且見事,況賢于隗者乎?”
* 關于開端的成語 形容開端的成語 描述開端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