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引伸的成語 (39個)
-
1
引申觸類
- 成語拼音:
- yǐn shēn chù lèi
- 成語解釋:
- 見“引伸觸類”。
- 成語出處:
- 清·龔自珍《上大學士書》:“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牽一發而全身為之動者,不得不引申觸類及之也。”
-
2
引伸觸類
- 成語拼音:
- yǐn shēn chù lèi
- 成語解釋:
- 亦作“引申觸類”。謂從某一事物的原則,延展推廣到同類的事物。語本《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 成語出處:
- 語出《易·系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
3
拔萃出群
- 成語拼音:
- bá cuì chū qún
- 成語解釋:
- 拔:超出。萃:原謂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指聚集在一處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眾人之上。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蔡邕傳》:“曾不能拔萃出群,揚芳飛文。”
-
4
病骨支離
- 成語拼音:
- bìng gǔ zhī lí
- 成語解釋:
- 支離:殘缺不全,引伸為憔悴、衰殘瘦弱的樣子。形容病中體瘦骨露,衰弱無力。
- 成語出處:
- 宋 陸游《病起書懷》:“病骨支離紗帽寬。”
-
5
不蔓不支
- 成語拼音:
- bù màn bù zhī
- 成語解釋:
- 蔓:藤蔓,引伸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
- 成語出處:
- 歐陽予倩《談昆劇和的演出》:“現在臺上演的把熊友惠和侯三姑的一般情節刪去,只留熊友蘭與蘇戍娟的一條線,干干凈凈八場戲,不蔓不支,我以為異常好。”
-
6
病民蠱國
- 成語拼音:
- bìng mín gǔ guó
- 成語解釋:
- 病:損壞,禍害;蠱:相傳為人工培養的毒蟲,引伸為毒害。害人民、害國家。
- 成語出處:
-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貪婪漢六院賣風流》:“昔劉晏桑弘羊,利盡緇銖,而未嘗病國病民,后世猶說其聚斂。”
-
7
百折不撓
- 成語拼音:
- bǎi zhé bù náo
- 成語解釋:
- 折:挫折。撓:彎曲;引伸為屈服。無論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不屈服。
- 成語出處:
- 漢 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疾華尚樸,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
8
摧堅陷陣
- 成語拼音:
- cuī jiān xiàn zhèn
- 成語解釋:
- 摧:擊潰;堅:鋒芒,引伸為精銳;陷:攻入。攻入并摧毀敵軍的陣地。
- 成語出處:
- 《南齊書 桓康傳》:“隨世祖起義,摧堅陷陣,膂力過人,所經村邑,恣行暴害。”
-
9
藏器待時
- 成語拼音:
- cáng qì dài shí
- 成語解釋:
- 器:用具,引伸為才能。比喻學好本領,等待施展的機會。
- 成語出處:
- 《周易 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
10
沉吟不決
- 成語拼音:
- chén yīn bù jué
- 成語解釋:
-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為猶豫;決:決斷。形容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決,遂上升天。”
-
11
沉吟不語
- 成語拼音:
- chén yīn bù yǔ
- 成語解釋:
- 沉默地思量著,不說話。引伸為遲疑不決的態度。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錢萬選聽了,沉吟不語。
-
12
昌言無忌
- 成語拼音:
- chāng yán wú jì
- 成語解釋:
- 昌言:原指善言,引伸為直言。敢于直言,無所顧忌。
- 成語出處:
- 清 汪琬《答李舉人論以史證經書》:“昌言無忌,希賜裁答。
-
13
沉吟未決
- 成語拼音:
- chén yīn wèi jué
- 成語解釋:
-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為猶豫;決:決斷。形容人遇到難題時,自言自語地決定不下來。
- 成語出處:
- 三國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決,遂上升天。
-
14
蹈厲奮發
- 成語拼音:
- dǎo lì fèn fā
- 成語解釋:
- 蹈:踩,引伸為做,實行;厲:猛烈,迅疾;奮:振作;發:激勵。精神振奮,行動迅猛。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59回:“吾父老子弟,尤當蹈厲奮發,為民前軀。”
-
15
奮發蹈厲
- 成語拼音:
- fèn fā dǎo lì
- 成語解釋:
- 奮:振作;發:激勵;蹈:踩,引伸為做,實行;厲:猛烈,迅疾。精神振奮,行動迅猛。
- 成語出處:
- 鄒韜奮《抗戰以來·自動奮發的千萬青年》:“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奮發蹈厲地走出家庭,奔赴前線,不讓男同胞專美。”
-
16
規行矩止
- 成語拼音:
- guī xíng jǔ zhǐ
- 成語解釋:
- 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為準則。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茍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 成語出處:
- 晉 潘尼《釋奠頌》:“二學儒官,縉紳先生之徒,垂纓佩玉,規行矩步者,皆端委而陪于堂下,以待執事之命。”
-
17
擊中要害
- 成語拼音:
- jī zhòng yào hài
- 成語解釋: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為重要部門或問題的關鍵。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 成語出處:
- 《后漢書 來歙傳》:“臣夜入定后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
-
18
蒲柳之姿
- 成語拼音:
- pú liǔ zhī zī
- 成語解釋:
-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伸為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弱的客套話。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
-
19
巧不可階
- 成語拼音:
- qiǎo bù kě jiē
- 成語解釋:
- 階:臺階,引伸為趕上。指巧妙得別人無法趕上。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簡文帝《與湘東王書》:“謝故巧不可階,裴亦質不宜慕。”
-
20
求馬唐肆
- 成語拼音:
- qiú mǎ táng sì
- 成語解釋:
- 唐:原指無壁之屋,引伸為空的;肆:鋪子,這里指賣馬的地方。到不是停馬處去找馬。比喻在什么也沒有的地方尋求自己所需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為有,是求馬于唐肆也。”
* 關于引伸的成語 形容引伸的成語 描述引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