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強硬的成語 (15個)
-
1
吃硬不吃軟
- 成語拼音:
- chī yìng bù chī ruǎn
- 成語解釋:
- 好言好語不聽從,態度一強硬,反使屈從了。形容人的外強中干,欺軟怕硬。
- 成語出處: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戴大理囑咐他的一番話,說胡統領的為人,吃硬不吃軟。
-
2
吃軟不吃硬
- 成語拼音:
- chī ruǎn bù chī yìng
- 成語解釋:
- 對態度強硬者,絕不屈從,對好言好語,可以聽從。形容個性頑強,不怕強硬。
- 成語出處:
- 清 醉月山人《狐貍緣全傳》第三回:“從來小孩愛戴高帽兒,吃軟不吃硬。
-
3
欺硬怕軟
- 成語拼音:
- qī yìng pà ruǎn
- 成語解釋:
- 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強硬的,害怕軟弱的。指吃硬不吃軟。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我從來欺硬怕軟,吃苦不甘,你休只因親事胡撲俺。”
-
4
怕硬欺軟
- 成語拼音:
- pà yìng qī ruǎn
- 成語解釋:
- 害怕強硬的,欺負軟弱的。
- 成語出處: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元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
5
軟硬不吃
- 成語拼音:
- ruǎn yìng bù chī
- 成語解釋:
- 指與對方談判或處理問題時態度很強硬,什么方法均不能使其改變態度
- 成語出處: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三章:“侯扒皮,軟硬不吃。”
-
6
外厲內荏
- 成語拼音:
- wài lì nèi rěn
- 成語解釋:
- 表面強硬而內心虛弱。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郎剴傳》:“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厲內荏,以虛事上,無佐國之實,故清濁而寒溫不效也。”
-
7
英勇頑強
- 成語拼音:
- yīng yǒng wán qiáng
- 成語解釋:
- 勇敢出眾,強硬不屈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論持久戰》:“則是在他們面前表示中國軍隊和中國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頑強的戰斗力,這就是給以殲滅戰的打擊。”
-
8
剛愎自用
- 成語拼音:
- gāng bì zì yòng
- 成語解釋:
- 剛:強硬。愎:固執;任性。剛愎:倔強固執;不接受別人的意見。自用:自以為是。固執任性;自以為是。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剛愎不仁,未肯用命。”
-
9
能柔能剛
- 成語拼音:
- néng róu néng gāng
- 成語解釋:
- 柔:溫和;剛:剛強。指可以溫和也可以強硬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0回:“竊謂夫為將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剛;能進能退,能弱能強。”
-
10
巧取豪奪
- 成語拼音:
- qiǎo qǔ háo duó
- 成語解釋:
- 巧取:耍弄各種花招騙取;豪奪:仗勢強占。耍花招騙取;用強硬手段奪得。指用各種不正當的辦法奪取財物。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怪君何處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
11
色厲內荏
- 成語拼音:
- sè lì nèi rěn
- 成語解釋: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
12
鷹派人物
- 成語拼音:
- yīng pài rén wù
- 成語解釋:
- 采取好戰態度并且擁護直接強硬行動的人。比喻立場強硬,行動直接,且好戰、勇猛
- 成語出處:
- 陸天明《省委書記》:“貢開宸力排眾議,已經任命鷹派人物馬揚為大山子的第一把手。”
-
13
能剛能柔
- 成語拼音:
- néng gāng néng róu
- 成語解釋:
- 剛:剛強;柔:溫和。指可以溫和也可以強硬
- 成語出處:
- 老舍《駱駝祥子》:“能剛能柔才是本,她得瀎他一把兒。”
-
14
色厲膽薄
- 成語拼音:
- sè lì dǎn bó
- 成語解釋:
- 色:神色。厲:嚴厲、兇猛。薄:脆弱。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15
先禮后兵
- 成語拼音:
- xiān lǐ hòu bīng
- 成語解釋:
- 先按通常的禮節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解決。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劉備遠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兵攻城,城可破也。”
* 關于強硬的成語 形容強硬的成語 描述強硬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