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得到的成語 (280個)

    261

    月缺重圓

    成語拼音:
    yuè quē chóng yuán
    成語解釋:
    月亮缺損后重新圓滿。比喻決裂的關系又挽救
    成語出處:
    262

    一謙四益

    成語拼音:
    yī qiān sì yì
    成語解釋:
    謙虛能使人好些益處。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藝文志》:“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263

    應刃而解

    成語拼音:
    yīng rèn ér jiě
    成語解釋:
    猶言迎刃而解。比喻問題順利解決。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雖然有好多問題事先沒有商量,有朱老忠在,也就應刃而解了。”
    264

    以肉去蟻

    成語拼音:
    yǐ ròu qù yǐ
    成語解釋:
    用肉驅趕螞蟻,螞蟻越多。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相反的結果。
    成語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以肉去蟻,蟻愈多;以魚驅蠅,蠅愈至。”
    265

    以肉驅蠅

    成語拼音:
    yǐ ròu qū yíng
    成語解釋:
    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相反的結果。
    成語出處:
    明·張居正《答南學院周乾明》:“令人不解寬義,一切務為姑息弛縱,賈譽于眾,以致士習驕侈,風俗日壞,間有一二力欲挽之,則又崇飾虛談,自開邪徑,所謂以肉驅蠅,負薪救火也。”
    266

    搖尾乞憐

    成語拼音:
    yáo wěi qǐ lián
    成語解釋:
    乞:乞求;憐:憐憫;愛憐。原指狗搖著尾巴討主人的歡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別人諂媚討好;希望一點兒好處。
    成語出處:
    唐 韓愈《應科目與時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267

    重德不報

    成語拼音:
    zhòng dé bù bào
    成語解釋:
    重德:大德;報:報答。指對人施恩德太大,不會相應的報答
    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鄭世家》:“假曰:‘重德不報,誠然哉!’”
    268

    爭多競少

    成語拼音:
    zhēng duō jìng shǎo
    成語解釋:
    的多少而爭吵。形容斤斤計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5卷:“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開,還是二位伯伯總管在那里,扶持小兒女大了,但憑胡亂分些便罷,決不敢爭多競少。”
    269

    爭多論少

    成語拼音:
    zhēng duō lùn shǎo
    成語解釋:
    的多少而爭吵。形容斤斤計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開,還是二位伯伯總管在那里,扶持小兒女大了,但憑胡亂分些便罷,決不敢爭多競少。”
    270

    沾溉后人

    成語拼音:
    zhān gài hòu rén
    成語解釋:
    沾溉:沾潤灌溉,引申為使人受益。使后來人好處
    成語出處:
    《新唐書·杜甫傳贊》:“他人不足,甫乃厭余,殘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271

    政平訟理

    成語拼音:
    zhèng píng sòng lǐ
    成語解釋:
    政平:政治平允;訟理:訟案合理的處理。指政治清明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循吏傳》:“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嘆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
    272

    自求多福

    成語拼音:
    zì qiú duō fú
    成語解釋:
    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會更多的幸福。
    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273

    知榮守辱

    成語拼音:
    zhī róng shǒu rǔ
    成語解釋:
    守:安于。雖然知道怎樣可榮譽,卻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成語出處: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
    274

    卒擅天下

    成語拼音:
    zú shàn tiān xià
    成語解釋:
    卒:終于;擅:獨攬,據有。指終于天下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呂尚,卒擅天下,而身立為帝王。”
    275

    助我張目

    成語拼音:
    zhù wǒ zhāng mù
    成語解釋:
    張目:睜大眼睛,比喻張揚氣勢。比喻別人的贊助,聲勢更加壯大。
    成語出處:
    三國魏·曹植《與吳季重書》:“墨翟不好伎,何為過朝歌而回車乎?足下好伎,值墨翟回車之縣,想足下助我張目也。”
    276

    眾星拱北

    成語拼音:
    zhòng xīng gǒng běi
    成語解釋:
    拱:環繞,拱衛;北:指北極星。天上眾星拱衛北辰。舊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天下臣民的擁戴。
    成語出處:
    《論語·為政》:“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77

    眾星拱辰

    成語拼音:
    zhòng xīng gǒng chén
    成語解釋:
    拱:環繞,拱衛。天上眾星拱衛北辰。指有德的國君在位,天下臣民的擁戴
    成語出處:
    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78

    周游列國

    成語拼音:
    zhōu yuó liè guó
    成語解釋:
    周游:全都走,游遍。原指孔丘帶著他的學生周游當時的許多國家,希望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張。后指走遍各地。
    成語出處:
    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孔子周游列國》:“孔子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打那以后,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周游列國,希望找個機會實行他的政治主張。”
    279

    知遇之感

    成語拼音:
    zhī yù zhī gǎn
    成語解釋:
    知遇:賞識或重用;感:感激。對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感激
    成語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280

    罪在不赦

    成語拼音:
    zuì zài bù shè
    成語解釋:
    赦:赦免。指罪行極重,不能赦免
    成語出處:
    蕭綱《答張灒謝示集書》:“論之科刑,罪在不赦。”
    * 關于得到的成語 形容得到的成語 描述得到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