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得到的成語 (280個)

    101

    不惜代價

    成語拼音:
    bù xī dài jià
    成語解釋:
    某種東西或實現某個目標而不吝惜付出錢物、精力等
    成語出處:
    林斤瀾《山深海闊》:“如若過于勉強,甚至了不惜代價的地步,我一定是勸他淡薄些。”
    102

    高低不就

    成語拼音:
    gāo dī bù jiù
    成語解釋:
    就:成。高者無力,低者又不屑遷就。形容求職或婚姻上的兩難處境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7卷:“因此高低不就,把女兒直挨一十八歲,尚未許人。”
    103

    見彈求鸮

    成語拼音:
    jiàn dàn qiú háo
    成語解釋:
    彈丸,就想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成語出處:
    莊周《莊子 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104

    見彈求鸮炙

    成語拼音:
    jiàn dàn qiú xiāo zhì
    成語解釋:
    鸮:鳥名,貓頭鷹。看彈丸,就想鳥的炙肉。比喻過早估計實效
    成語出處:
    戰國·宋·莊周《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105

    吉人天相

    成語拼音:
    jí rén tiān xiàng
    成語解釋:
    吉人:有福氣的善人;相:保佑;幫助。好人能天的保佑。這是一種宿命論者的觀點。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著他去做,吉人天相,后日我同女孩兒去賀你也。”
    106

    空谷跫音

    成語拼音:
    kōng gǔ qióng yīn
    成語解釋:
    跫:腳踏地的聲音。在寂靜的山谷里聽腳步聲。比喻極難音信、言論
    成語出處:
    明·宋濂《貞節堂記》:“《柏舟》之詩,不作久矣,余于婦莊,寧不若聞空谷跫音乎!”
    107

    披云見日

    成語拼音:
    pī yún jiàn rì
    成語解釋:
    披:劈開。比喻沖破黑暗,見光明。也比喻冤屈申雪
    成語出處: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見日,立地登天。”
    108

    披云霧睹青天

    成語拼音: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
    成語解釋:
    披:劈開。比喻沖破黑暗,見光明。也比喻冤屈申雪
    成語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鏡也。見之披云霧睹青天。’”
    109

    群空冀北

    成語拼音:
    qún kōng jì běi
    成語解釋:
    比喻有才能的人遇知己而提拔。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
    110

    師道尊嚴

    成語拼音:
    shī dào zūn yán
    成語解釋:
    本指老師受尊敬,他所傳授的道理、知識、技能才能尊重。后多指為師之道尊貴、莊嚴。
    成語出處:
    《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111

    事緩則圓

    成語拼音:
    shì huǎn zé yuán
    成語解釋:
    事情不要操之過急,而要慢慢地設法應付,可以圓滿的解決。
    成語出處:
    清 俞萬春《蕩寇志》:“看來此事,事寬則圓,急難成效。”
    112

    殊途同歸

    成語拼音: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殊:不同的。通過不同的途徑;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結果。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113

    殊涂同歸

    成語拼音:
    shū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語出《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本謂由不同途徑達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相同結果。
    成語出處:
    語出《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孔穎達疏:“言天下萬事終則同歸于一,但初時殊異其涂路也。”
    114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成語拼音:
    sài wēng shī mǎ,ān zhī fēi fú
    成語解釋:
    比喻一時雖然受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好處。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同“塞翁失馬”。
    成語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回:“處士有志未遂,甚為可惜,然塞翁失馬,安知非福?”
    115

    受之有愧

    成語拼音:
    shòu zhī yǒu kuì
    成語解釋:
    受:接受,某種獎勵或榮譽感慚愧
    成語出處: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七回:“又買禮來,使老身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116

    同歸殊途

    成語拼音:
    tóng guī shū tú
    成語解釋:
    歸:歸宿;殊:不同;途:道路。通過不同的途徑,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結果。
    成語出處:
    《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117

    用非所學

    成語拼音:
    yòng fēi suǒ xué
    成語解釋:
    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的東西不一致。
    成語出處:
    《明史·葉伯巨傳》:“比京師,而除官多以貌選,所學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學。”
    118

    異路同歸

    成語拼音:
    yì lù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通過不同的道路,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結果。
    成語出處:
    《文子 精誠》:“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
    119

    異途同歸

    成語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途:道路;歸:歸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歸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徑;相同的效果;達相同的目的。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訓》:“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異路而同歸。”
    120

    異涂同歸

    成語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成語解釋:
    通過不同的道路,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相同的結果。
    成語出處:
    漢 桓寬《鹽鐵論 論儒》:“圣人異涂同歸,或行或止,其趣一也。”
    * 關于得到的成語 形容得到的成語 描述得到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