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得到的成語 (280個)

    121

    知遇之榮

    成語拼音:
    zhī yù zhī róng
    成語解釋:
    知遇:賞識或重用。指受賞識和重用的榮寵
    成語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1回:“臣子遭縫明圣之主,知遇之榮,不要說六尺之軀。”
    122

    不費之惠

    成語拼音:
    bù fèi zhī huì
    成語解釋:
    指白白的好處。
    成語出處:
    《二刻折案驚奇》卷十:“那時是白來的東西,左右是不費之惠,料然決不怠慢了我們。”
    123

    不義之財

    成語拼音:
    bù yì zhī cái
    成語解釋:
    不義:不正當;不合理。不應該的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的錢財。
    成語出處:
    漢 劉向《列女傳 齊田稷母》:“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子起。”
    124

    打著燈籠沒處尋

    成語拼音: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xún
    成語解釋:
    比喻很難,不容易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5回:“要錯過了,打著燈籠沒處尋!”
    125

    打著燈籠沒處找

    成語拼音:
    dǎ zhe dēng lóng méi chù zhǎo
    成語解釋:
    比喻很難,不容易
    成語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你要再找我妹妹這么一個人兒,只怕走遍天下,打著燈籠沒處找去。”
    126

    姑射神人

    成語拼音:
    gū yè shén rén
    成語解釋:
    姑射:山名;神人:道的人。原指姑葉山的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綽)約若處子。”
    127

    換骨脫胎

    成語拼音:
    huàn gǔ tuō tāi
    成語解釋: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道以后,就轉凡胎為圣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徹底改造。
    成語出處:
    金 侯善淵《楊柳枝 丱歲飄蓬住遠山》詞:“換骨脫胎歸舊路,返童顏。”
    128

    宦囊羞澀

    成語拼音:
    huàn náng xiū sè
    成語解釋:
    宦囊:因做官而的財物。比喻經濟困難,手頭無錢
    成語出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只是宦囊羞澀,那賈家上上下下都是一雙富貴眼睛,容易拿不出來,為兒子的終身大事,說不東拼西湊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兩贄見禮。”
    129

    及第成名

    成語拼音:
    jí dì chéng míng
    成語解釋:
    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通過考試并功名。
    成語出處: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三折:“學士怎肯似那等窮酸惡醋,一個及第成名,卻又早負德辜恩。”
    130

    兩全其美

    成語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成語解釋:
    全:顧全;在全;美:美好;美滿。做一件事圓滿地照顧兩個方面;使兩方面都好處。
    成語出處: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131

    來之不易

    成語拼音:
    lái zhī bù yì
    成語解釋:
    易:輕易、容易。形容獲成功或財物非常不容易。
    成語出處:
    明 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132

    囊里盛錐

    成語拼音:
    náng lǐ shèng zhuī
    成語解釋: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后以“囊里盛錐”謂讓有才能的人機會表現自己。
    成語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133

    拍手稱快

    成語拼音:
    pāi shǒu chēng kuài
    成語解釋:
    拍著手喊痛快。形容人們因正義伸張;公憤消除時高興愉快的樣子。
    成語出處: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說起他死可憐,無不垂涕。又見惡姑奸夫俱死,又無不拍手稱快。”
    134

    取法乎上

    成語拼音:
    qǔ fǎ hū shàng
    成語解釋:
    法:標準,規范。取上等的為標準,也只能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標準嚴要求
    成語出處:
    老舍《我怎樣寫火葬》:“假若文藝作品的目的只是為給人娛樂,那么像《戰爭與和平》那樣的作品便根本不應存在。我們似應當‘取法乎上’吧?”
    135

    求益反損

    成語拼音:
    qiú yì fǎn sǔn
    成語解釋:
    為了好處,反而招來禍害。
    成語出處: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詩趣》:“不唯壞此一句,并下句亦減氣味,所謂求益反損。”
    136

    如魚

    成語拼音:
    rú yú dé shuǐ
    成語解釋:
    好像魚水一樣。比喻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適合的環境。
    成語出處: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137

    受之無愧

    成語拼音:
    shòu zhī wú kuì
    成語解釋:
    受:接受,某種獎勵或榮譽沒有什么可慚愧的
    成語出處:
    瑪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這些錢是自己豁出老命賺來的,萬般辛苦,受之無愧。”
    138

    脫骨換胎

    成語拼音:
    tuō gǔ huàn tāi
    成語解釋:
    道教語,指修道者道以后,就脫凡胎為圣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徹底改造
    成語出處: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盛蘊真:你卻是脫骨換胎。”
    139

    彈冠相慶

    成語拼音:
    tán guān xiāng qìng
    成語解釋:
    冠:帽子。撣去帽子上的塵土;表示慶賀。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將引薦而慶幸。后指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也形容壞人意;準備登臺的樣子。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
    140

    儻來之物

    成語拼音:
    tǎng lái zhī wù
    成語解釋:
    儻來:偶然、意外來的。無意中的或非本分應的財物。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繕性》:“軒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儻來,寄者也。”
    * 關于得到的成語 形容得到的成語 描述得到的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