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悅誠服的成語 (6個)
-
1
心悅誠服
- 成語拼音:
- xīn yuè chéng fú
- 成語解釋:
- 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誠地服氣或服從。悅:愉快;誠:真心。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
2
天下歸心
- 成語拼音:
- tiān xià guī xīn
- 成語解釋:
-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悅誠服。
- 成語出處:
- 春秋·魯·孔丘《論語·堯曰》:“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
-
3
五體投地
- 成語拼音:
- wǔ tǐ tóu dì
- 成語解釋:
- 五體:頭和四肢;投地:著地。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原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種致敬儀式。后比喻心悅誠服或敬佩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梁書 中天竺國傳》:“今以此國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
-
4
七縱七禽
- 成語拼音:
- qī zòng qī qín
- 成語解釋:
- 亦作“七縱七擒”。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長孟獲,又七次釋放,終于使孟獲心悅誠服。《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于營陳之間,問曰:
- 成語出處:
- 相傳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曾七次生擒酋長孟獲,又七次釋放,終于使孟獲心悅誠服。事見《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
-
5
克愛克威
- 成語拼音:
- kè ài kè wēi
- 成語解釋:
- 《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后因以“克愛克威”謂恩威得當而使人心悅誠服。
- 成語出處:
- 《書·胤征》:“威克厥愛,允濟;愛克厥威,允罔功。”
-
6
納貢稱臣
- 成語拼音:
- nà gòng chēng chén
- 成語解釋:
- 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后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 成語出處:
- 《清史稿·太宗本紀》:“宜要其納貢稱臣,以黃河為界。”
* 關于心悅誠服的成語 形容心悅誠服的成語 描述心悅誠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