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急難的成語 (9個)
-
1
周急濟貧
- 成語拼音:
- zhōu jí jì pín
- 成語解釋:
- 周:救濟。救濟有急難或貧窮的人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看錢奴》第四折:“我怎敢便忘了你那周急濟貧時。”
-
2
朝夕不保
- 成語拼音:
- zhāo xī bù bǎo
- 成語解釋:
- 朝:早上;夕:黃昏。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五代史演義》第36回:“妾伏念先皇帝頃在并汾,適逢屯難,危同累卵,急若倒懸,智勇俱窮,朝夕不保。”
-
3
遠水難救近火
- 成語拼音:
- yuǎn shuǐ nán jiù jìn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 成語出處: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九回:“只是遠水難救近火,可惜這間興處店面沒有貨賣。”
-
4
遠水救不得近火
- 成語拼音:
- 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緩慢的救助不能解決眼前的急難。
- 成語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只是遠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實等不得那從容的事了。”
-
5
朝不保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bǎo xī
- 成語解釋:
- 早晨不能保證晚上的情況。形容生活困難;也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吾儕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長也。”
-
6
鹡鸰在原
- 成語拼音:
- xià líng zài yuán
- 成語解釋:
- 《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愛之情。
- 成語出處:
- 宋·劉克莊《乙酉答真侍郎書》:“在東朝則非鳴鳩平均之意;在上則少鹡鸰在原之情。”
-
7
遠水不救近火
- 成語拼音:
- yuǎn shuǐ bù jiù jìn huǒ
- 成語解釋:
- 比喻在遙遠的地方或較長的時間以后;雖然能找到解救的辦法;但解救不了眼前的急難。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說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
-
8
朝不慮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lǜ xī
- 成語解釋: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晉 李密《陳情事表》:“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
9
朝不謀夕
- 成語拼音:
- zhāo bù móu xī
- 成語解釋:
-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會變成什么樣子或發生什么情況。形容形勢危急,難以預料。
- 成語出處: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5回:“這么一把年紀,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鬧出個朝不謀夕的景況來;不餓死就好了,還望翻身么!”
* 關于急難的成語 形容急難的成語 描述急難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