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驚恐的成語 (50個)
-
1
惶惶不可終日
- 成語拼音:
-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 成語解釋:
- 惶惶:恐懼不安的樣子;終:完。驚慌恐懼得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到極點。
- 成語出處:
- 郭沫若《我怎樣寫和》:“敵人還有西進的模樣,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終日的情形。”
-
2
大驚失色
- 成語拼音:
- dà jīng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色:神色。大為吃驚;臉色失常。形容極度驚恐。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忽見曹操帶劍入宮,面有怒色,帝大驚失色。”
-
3
驚恐失色
- 成語拼音:
- jīng kǒng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 成語出處: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滿朝文武見皇帝如此震怒,個個驚恐失色,替黃道周捏了一把冷汗。”
-
4
驚恐萬狀
- 成語拼音: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成語解釋:
- 萬狀:各種樣子。驚慌恐懼得表現出各種形態。形容驚慌恐懼到了極點。
- 成語出處:
- 宋 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
-
5
驚恐失措
- 成語拼音:
- jīng kǒng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措:安排。害怕得臉都變了色
- 成語出處:
- 都德《柏林之圍》:“我和他驚恐失措地互相看著。”
-
6
狼顧麇驚
- 成語拼音:
- láng gù jūn jīng
- 成語解釋:
- 狼顧:狼行走時常回頭后顧,比喻后顧之憂;麇:獐子。比喻驚恐萬狀
- 成語出處:
- 《新唐書·岑文本傳》:“大王誠縱兵剽系,恐江嶺以南,向化心沮,狼顧麇驚。”
-
7
人心惶惶
- 成語拼音:
-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 成語解釋:
- 惶惶:驚懼不安的樣子。人內心恐懼不安。形容人們心中驚恐不安。
- 成語出處:
- 宋 樓鑰《攻愧集 雷雪應詔條具封事》:“乃者水旱連年,人心惶惶。”
-
8
驚愕失色
- 成語拼音:
- jīng è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失色:由于受驚或害怕而面色蒼白。驚恐得改變了神色。形容十分吃驚。
- 成語出處: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上卷》:“契丹以馬軍萬人拒之于前,將士皆驚愕失色。”
-
9
相顧失色
- 成語拼音:
- xiāng gù shī sè
- 成語解釋:
- 相互看視而面部變色。形容幾個人一起做驚恐狀。
- 成語出處:
- 《舊五代史·周書·段希堯傳》:“使于吳越,及乘舟泛海,風濤暴起,楫師仆從,皆相顧失色。”
-
10
魚帛狐篝
- 成語拼音:
- yú bó hú gōu
- 成語解釋:
- 典出《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閑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后以
- 成語出處:
-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
-
11
魂驚膽落
- 成語拼音:
- hún jīng dǎn l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驚恐萬分。
- 成語出處:
- 《敦煌變文集·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目連雖是圣人,亦得魂驚膽落。”
-
12
魂驚魄落
- 成語拼音:
- hún jīng pò luò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度驚恐。
- 成語出處:
- 明·陳汝元《金蓮記·詩案》:“此本一上,這廝不獨削籍清朝,抑且置身圜土,使眾人魂驚魄落,舌結口鉗。”
-
13
驚慌失措
- 成語拼音: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不知如何是好。形容驚恐慌張;不知如何是好。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 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惶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
14
受怕擔驚
- 成語拼音:
- shòu pà dān jīng
- 成語解釋:
- 驚:驚恐。擔受驚恐害怕。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 成語出處: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恁的般受怕擔驚,又不圖甚浪酒閑茶。”
-
15
骨顫肉驚
- 成語拼音:
- gǔ chàn ròu jīng
- 成語解釋:
- 顫:發抖。形容驚恐萬狀
- 成語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卻說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
-
16
鬼哭神驚
- 成語拼音:
- guǐ kū shén jīng
- 成語解釋:
- 形容極度驚恐。
- 成語出處:
- 《水滸傳》第七十回:“張清帶住槍桿,去錦袋中摸出一石子。手起處真似流星掣電,石子來嚇得鬼哭神驚。”
-
17
魂驚膽顫
- 成語拼音:
- hún jīng dǎn chàn
- 成語解釋:
- 形容驚恐萬分。
- 成語出處:
- 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33回:“薛舉一枝畫戟神出鬼沒,若舞梨花,遍身解數。官軍看了,個個魂驚膽顫。”
-
18
慌張失措
- 成語拼音:
- huāng zhāng shī cuò
- 成語解釋:
- 慌張:驚慌失措。驚恐慌張得不知所措
- 成語出處:
- 明·酉陽野史《續三國演義》第25回:“卿家非時而來,慌張失措,有何事故?”
-
19
猿驚鶴怨
- 成語拼音:
- yuán jīng hè yuàn
- 成語解釋:
- 猿猴驚恐,鶴哀怨。形容凄涼悲哀的氣氛。多指因戰亂,人死于戰場而造成的。亦作“猿悲鶴怨”、“鶴怒猿啼”。
- 成語出處:
- 宋·王阮《秋日寄舍弟》詩:“猿驚鶴怨草三尺,楚尾吳頭天一方。”
-
20
眼跳心驚
- 成語拼音:
- yǎn tiào xīn jīng
- 成語解釋:
- 眼皮跳動,內心驚恐。形容感到不安、害怕
- 成語出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5卷:“好生奇怪,嚇得眼跳心驚,把個舌頭伸出,半晌還縮不進去。”
* 關于驚恐的成語 形容驚恐的成語 描述驚恐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