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嘆的成語 (11個)
-
1
望洋興嘆
- 成語拼音:
-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成語解釋:
- 原指在偉大的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樣子;興:產生;發出。
- 成語出處:
- 元 劉壎《隱居通議 詩歌五》:“千古吟人,望洋興嘆。”
-
2
扼腕興嗟
- 成語拼音:
- è wàn xīng jiē
- 成語解釋:
-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發出嘆息的神態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興嗟,愁眉百結了。”
-
3
人鼠之嘆
- 成語拼音:
- rén shǔ zhī tàn
- 成語解釋:
- 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懸殊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
4
嘆老嗟卑
- 成語拼音:
- tàn lǎo jiē bēi
- 成語解釋:
- 感嘆年已老大而猶未顯達。
- 成語出處:
- 宋·陸游《歲莫》詩:“小筑幽棲與拙宜,讀書寫字伴兒嬉,已無嘆老嗟卑意,卻喜分冬守歲時。”
-
5
興丞相嘆
- 成語拼音:
- xīng chéng xiàng tàn
- 成語解釋:
- 興:興起;丞相:宰相;嘆:感嘆。感嘆人的賢與不肖,關鍵在于自處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于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
6
嗟悔亡及
- 成語拼音:
- jiē huǐ wáng jí
- 成語解釋:
- 嗟:感嘆,嘆息;亡及:來不及。后悔也來不及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晁錯傳》:“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矣。”
-
7
伊于胡底
- 成語拼音:
- yī yú hú dǐ
- 成語解釋:
- 伊:句首助詞;于: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么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嘆)。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
8
鶴歸華表
- 成語拼音:
- hè guī huá biǎo
- 成語解釋:
-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后常用“鶴歸華表”感嘆人世的變遷。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搜神後記》卷一:“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遂高上沖天。”
-
9
人民城郭
- 成語拼音:
- rén mín chéng guō
- 成語解釋:
- 城郭:城墻。城郭還是舊有的,可人都不是原來的。感嘆事態變遷,物是人非。
- 成語出處:
- 晉·陶潛《搜神后記》卷一:“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壘壘。”
-
10
神乎其神
- 成語拼音:
- shén hū qí shén
- 成語解釋:
- 神:神秘;乎:語氣助詞;表示感嘆;其:那樣。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 成語出處: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5回:“向日聞得古人有‘袖占一課’之說,真是神乎其神,我只當是神仙所為,凡人不能會的。”
-
11
優哉游哉
- 成語拼音:
- yōu zāi yóu zāi
- 成語解釋:
- 優游:悠閑無事;哉:古漢語感嘆詞。從容不迫;悠閑自在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詩經 小雅 采菽》:“優哉游哉,亦是戾矣。”
* 關于感嘆的成語 形容感嘆的成語 描述感嘆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