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慎重的成語 (25個)
-
1
謹慎從事
- 成語拼音:
- jǐn shèn cóng shì
- 成語解釋:
- 細心慎重地處事
- 成語出處:
- 鄧小平《敵占區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凡是可以招致敵人摧殘人民的事,都應謹慎從事。”
-
2
慎重其事
- 成語拼音:
- shèn zhòng qí shì
- 成語解釋:
- 謂對某一事的態度嚴肅認真。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1回:“某觀察卻慎重其事的說道:‘這是兄弟始創的一個大公司。’”
-
3
謹謹慎慎
- 成語拼音:
- jǐn jǐn shèn shèn
- 成語解釋:
- 細心慎重
- 成語出處: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9回:“如今進來了,老姑嫂兩個照看得謹謹慎慎,一根草也不許人動。”
-
4
明賞慎罰
- 成語拼音:
- míng shǎng shèn fá
- 成語解釋:
- 慎:謹慎。獎賞嚴明,處罰慎重
- 成語出處:
-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興利除害,明賞慎罰,直言極諫,補主之過。”
-
5
謙虛謹慎
- 成語拼音:
- qiān xū jǐn shèn
- 成語解釋:
- 謙虛:虛心;不自滿;謹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晉書 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顯,寵冠當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
6
慎終思遠
- 成語拼音:
- shèn zhōng sī yuǎn
- 成語解釋:
- 終:人死;慎終:居喪能遵守禮法;遠:指祖先。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
- 成語出處:
- 唐·張說《太原王公神道碑》:“有子故光祿少卿玙,今秘書監詢,皆篤行純孝,慎終思遠。”
-
7
慎終于始
- 成語拼音:
- shèn zhōng yú shǐ
- 成語解釋:
- 謂結束時想要慎重,在開始時就要小心謹慎。
- 成語出處:
- 《尚書·太甲下》:“無輕民事惟難,無安厥位惟危,慎終于始。”
-
8
慎終追遠
- 成語拼音:
- 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 成語解釋:
- 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后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 成語出處:
- 《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9
小心敬慎
- 成語拼音:
- xiǎo xīn jìng shèn
- 成語解釋:
- 敬:慎。指說話做事非常慎重
- 成語出處:
- 《周書·王懋傳》:“懋性溫和,小心敬慎。宿衛宮禁,十年有余,勤恪當官,未嘗有過。”
-
10
小心謹慎
- 成語拼音: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成語解釋:
- 說話辦事細心慎重;不敢馬虎大意。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出入禁闥二十余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
-
11
小心翼翼
- 成語拼音:
- xiǎo xīn yì yì
- 成語解釋:
- 謹慎小心;一點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雅 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
-
12
草草收兵
- 成語拼音:
- cǎo cǎo shōu bīng
- 成語解釋:
- 馬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負責任,不細致,不慎重。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苦斗》:“張發奎剛占領了那個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許多,正是咱們的人活動的好機會,——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個赤衛隊員么?”
-
13
謹終追遠
- 成語拼音:
- jǐn zhōng zhuī yuǎn
- 成語解釋:
- 終:人死;遠:指祖先。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
- 成語出處:
- 宋·蘇軾《母蒲氏王氏秦國太天人外制》:“謹終追遠,仁也;顯親揚名,孝也。”
-
14
輕舉妄動
- 成語拼音:
- qīng jǔ wàng dòng
- 成語解釋:
- 輕:輕率;妄:胡亂;任意。不經慎重考慮;輕率任意地行動。
- 成語出處: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解老》:“眾人之輕棄道理而易忘舉動者,不知其禍福之深大而道闊遠若是也。”
-
15
謹重嚴毅
- 成語拼音:
- jǐn zhòng yán yì
- 成語解釋:
- 謹:慎重小心;嚴:威嚴;毅:堅強。處事事情謹慎持重,嚴峻果斷
- 成語出處:
- 《晉書·苻堅載記》:“猛瑰姿俊偉,博學好兵書。謹重嚴毅,氣度雄遠,細事不干其慮。”
-
16
謹能勝禍
- 成語拼音:
- jǐn néng shèng huò
- 成語解釋:
- 謹:小心慎重;禍:災難。做事謹慎可避免災禍
- 成語出處:
-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力能勝貧,謹能勝禍。”
-
17
三思而行
- 成語拼音:
- sān sī ér xíng
- 成語解釋:
-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慮;行:行動。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
18
不敢茍同
- 成語拼音:
- bù gǎn gǒu tóng
- 成語解釋: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 成語出處:
- 葉赫那拉·圖鴻《乾隆皇帝》第一章:“兄臺這般說話在下可不敢茍同,紅花會劫富濟貧,替天行道。”
-
19
不可造次
- 成語拼音:
- bù kě zào cì
- 成語解釋:
-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進行。意為要慎重。
- 成語出處: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05回:“今日若聽此一面之詞,楊儀等必投魏矣。此事當深慮遠議,不可造次。”
-
20
從長計議
- 成語拼音:
- cóng cháng jì yì
- 成語解釋:
- 長:放長時間;計議:商議需要較長的時間;仔細地考慮;商量。指對事情處理時的慎重認真態度。
- 成語出處:
- 元 李行道《灰闌記》楔子:“且待女孩兒到來,慢慢的與他從長計議,有何不可?”
* 關于慎重的成語 形容慎重的成語 描述慎重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