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打獵的成語 (8個)
-
1
見獵心喜
- 成語拼音:
- jiàn liè xīn xǐ
- 成語解釋:
- 看見別人打獵而感到高興。比喻看見某種情況觸動自己原有的愛好;不免躍躍欲試。
- 成語出處:
- 《二程全書》第七卷:“明道年十六七時,好田獵。十二年,暮歸,在田野間見田獵者,不覺有喜心。”
-
2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 成語拼音:
- hé zé ér yú,fén lín ér liè
- 成語解釋:
- 涸:使水干枯;澤:聚水的洼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 成語出處:
-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
-
3
鷹犬塞途
- 成語拼音:
- yīng quǎn sāi tú
- 成語解釋:
- 鷹犬:打獵時追捕禽獸的鷹和獵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壞人的爪牙塞滿道路。
- 成語出處:
- 魯迅《偽自由書·文章與題目》:“這是后來和現在的話,當時可不然,鷹犬塞途,干兒當道,魏忠賢不是活著就配享了孔廟么?”
-
4
飛蒼走黃
- 成語拼音:
- fēi cāng zǒu huáng
- 成語解釋:
- 指打獵。蒼,蒼鷹。黃,黃狗。
- 成語出處:
- 晉·葛洪《抱樸子·金丹》:“其所營也,非榮即利,或飛蒼走黃于中原,或留連杯觴以羹沸。”
-
5
飛鷹走狗
- 成語拼音:
- fēi yīng zǒu gǒu
- 成語解釋:
- 放出鷹狗去追捕野獸。指打獵游蕩的生活。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術傳》:“少以俠氣聞,數與諸公子飛鷹走狗,后頗折節。”
-
6
飛鷹走馬
- 成語拼音:
- fēi yīng zǒu mǎ
- 成語解釋:
- 放鷹追捕和騎馬追逐鳥獸。指打獵。
- 成語出處:
- 宋·歐陽修《乞獎用孫沔札子》:“沔今年雖七十,聞其心力不衰,飛鷹走馬尚如平日。”
-
7
放鷹逐犬
- 成語拼音:
- fàng yīng zhú quǎn
- 成語解釋:
- 指打獵。
- 成語出處:
- 《明史·韓文傳》“擊球走馬,放鷹逐犬,俳優雜劇,錯陳于前。”
-
8
兔起鶻落
- 成語拼音:
- tù qǐ gǔ luò
- 成語解釋:
- 兔子剛起跑;鶻就猛撲下去。形容動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筆快捷。鶻:打獵用的猛禽。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文與可畫蒷筜谷偃竹記》:“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
* 關于打獵的成語 形容打獵的成語 描述打獵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