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提意見的成語 (6個)
-
1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 成語拼音:
- yán zhě wú zuì,wén zhě zú jiè
- 成語解釋:
-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 成語出處:
- 《詩經 大序》:“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
2
別置一喙
- 成語拼音:
- bié zhì yī huì
- 成語解釋:
- 插一句嘴。比喻提出不同意見。
- 成語出處:
-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此等書不知出于何傖之手,乃托文章巨公之名,以誑世之聾瞽。人家子弟,輒奉以為圣經賢傳,不敢別置一喙,聞人出一議,輒搖手閉目,以為侮圣人之言。”
-
3
從善如流
- 成語拼音:
- cóng shàn rú liú
- 成語解釋:
- 從:聽從;善:指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如流:像水從高處流下那么快。聽從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形容樂于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
4
夫唱婦隨
- 成語拼音:
- fū chàng fù suí
- 成語解釋: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成語出處: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5
明人不做暗事
- 成語拼音:
- míng rén bù zuò àn shì
- 成語解釋:
-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見當面提出,不在背后搗鬼。
- 成語出處:
- 元 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則俺這閉月羞花絕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當之,妝甚的謊子!”
-
6
拔新領異
- 成語拼音:
- bá xīn lǐng yì
- 成語解釋:
- 指創立新意,提出獨特的見解。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孫興公謂王曰:‘支道林拔新領異,胸懷所及乃自佳,卿欲見不?’”
* 關于提意見的成語 形容提意見的成語 描述提意見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