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搖擺的成語 (12個)
-
1
搖搖擺擺
- 成語拼音:
- yáo yáo bǎi bǎi
- 成語解釋:
- ①行走不穩貌。②坦然自得貌。③形容主意不定。
- 成語出處:
-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四折:“我做個州官不歹,斷事處搖搖擺擺。”《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一個婦女搖搖擺擺從府堂里出來,自言自語,與崔寧打了個胸廝撞。”
-
2
搖搖晃晃
- 成語拼音:
- yáo yáo huǎng huǎng
- 成語解釋:
- 左右搖擺,不穩定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他說完這些話,就站起來,打開家門,搖搖晃晃地向外面的黑暗中走去……”
-
3
大搖大擺
- 成語拼音:
- dà yáo dà bǎi
- 成語解釋:
- 走路時身子搖擺;亂晃。形容舉動無所顧忌;揚揚自得的樣子。
- 成語出處: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次日早晨,大搖大擺出堂,將回子發落了。”
-
4
左右搖擺
- 成語拼音:
- zuǒ yòu yáo bǎi
- 成語解釋:
- 左右來回游移。比喻思想觀點等游移不定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選集》第三卷《附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由于各種情況的變化而產生的左右搖擺、好走極端、華而不實、投機取巧……”
-
5
搖擺不定
- 成語拼音:
- yáo bǎi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指心意猶豫不決,來回變化
- 成語出處:
- 周恩來《現時政治斗爭中之我們》:“小資產階級也常搖擺不定,只有無產階級是最不妥協的革命階級。”
-
6
動蕩不安
- 成語拼音:
- dòng dàng bù ān
- 成語解釋: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成語出處:
- 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蕩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
7
動蕩不定
- 成語拼音:
- dòng dàng bù dìng
- 成語解釋: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成語出處: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8
步態蹣跚
- 成語拼音:
- bù tài pán shān
- 成語解釋:
- 走路搖擺、緩慢的姿態
- 成語出處:
-
9
掉以輕心
- 成語拼音:
- diào yǐ qīng xīn
- 成語解釋:
- 掉:原意為搖擺;現只表示一種動作;無實義;輕心:漫不經心。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心的態度;不認真當回事。
- 成語出處: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故吾每為文章,未嘗敢以輕心掉之。”
-
10
兩邊倒
- 成語拼音:
- liǎng biān dǎo
- 成語解釋:
- 形容搖擺不定,沒有堅定的立場和主張
- 成語出處:
- 莫應豐《將軍吟》第26章:“你們這些年輕人,都是墻頭草,風吹兩邊倒的。”
-
11
兩面討好
- 成語拼音:
- liǎng miàn tǎo hǎo
- 成語解釋:
- 在兩派之間搖擺或保持中間立場以討好雙方的人
- 成語出處: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17章:“你是秘書長,在會上我聽見你盡在那兒打圓場,兩面討好,到底是個什么居心?”
-
12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 成語拼音:
- xiù cái zào fǎn,sān nián bù chéng
- 成語解釋:
- 秀才:指儒生。秀才反叛朝廷,多年也難以成功。形容知識分子軟弱無力,搖擺不定,做不成大事
- 成語出處:
- 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無論他們有沒有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實有其事,且派個人去查一查,看他們為何作此舉動,再作道理。”
* 關于搖擺的成語 形容搖擺的成語 描述搖擺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