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改弦的成語 (8個)
-
1
改弦易張
- 成語拼音:
- gǎi xián yì zhāng
- 成語解釋:
- 猶改弦更張。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志·孫休傳論》:“休以舊愛宿恩,任用興布,不能拔進良才,改弦易張,雖志善好學,何益救知己乎?”
-
2
改而更張
- 成語拼音:
- gǎi ér gè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同“改弦更張”。
- 成語出處:
- 《北史·崔鴻傳》:“琴瑟不調,改而更張,雖明旨已行,猶宜消息。”
-
3
易轍改弦
- 成語拼音:
- yì zhé gǎi xián
- 成語解釋:
- 變更車道,改換琴弦。比喻改變方向、計劃、做法或態度。
- 成語出處:
- 清·王韜《〈火器略說〉后跋》:“若一旦易轍改弦,以其材力聰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見其必遜于西人也哉?”
-
4
改弦更張
- 成語拼音:
-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 成語解釋:
- 換了琴弦;重新安上。比喻變更方針、計劃、辦法或態度。更:改換。張:給樂器上弦。
- 成語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董仲舒傳》:“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
-
5
改弦易調
- 成語拼音:
- gǎi xián yì diào
- 成語解釋:
- 猶改張易調。
- 成語出處:
- 《隋書·梁彥光傳》:“請復為相州,改弦易調,庶有以變其風俗,上答隆恩。”
-
6
改弦易轍
- 成語拼音:
- gǎi xián yì zhé
- 成語解釋:
- 易:更換;轍;車輪壓過的痕跡。琴換了弦;車子換了路。比喻改變不適宜的或錯誤的方法或態度等。
- 成語出處: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張杜皆有后》:“使其子孫改弦易轍,務從寬厚,亦足以蓋其父之愆。”
-
7
改柱張弦
- 成語拼音:
- gǎi zhù zhāng xián
- 成語解釋:
- 改換琴柱,另張琴弦。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 成語出處:
- 明·陳汝元《金蓮記·射策》:“玉陛舒奇抱,看瑣尾啼饑眾紛擾,惟改柱張弦,掄才訪道。”
-
8
更弦改轍
- 成語拼音:
- gèng xián gǎi zhé
- 成語解釋:
- 見“更弦易轍”。
- 成語出處:
- 明·宋濂《諭安南國詔》:“揆于大義,必討無赦。如或更弦改轍,擇日臤親賢命而立之,庶幾可贖前罪。”
* 關于改弦的成語 形容改弦的成語 描述改弦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