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改過的成語 (20個)
-
1
改過作新
- 成語拼音:
- gǎi guò zuò xīn
- 成語解釋:
- 指毫無保留地改正過錯。同“改過自新”。
- 成語出處:
- 元 施惠《幽閨記 會赦更新》:“陀滿興福,父母妻兒都殺戮,逃命潛奔,哨聚山林暫隱身,心闌意卸,天幸遭逢頒大赦,改過作新,作個清平無事人。”
-
2
改過從善
- 成語拼音:
- gǎi guò cóng shàn
- 成語解釋:
- 改正錯誤,決心向善。指去惡就善。同“改過遷善”。
- 成語出處: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七卷:“不知大舅怎生樣勸喻,便能改過從善。如此可見好人原容易做的,只在一轉念耳。”
-
3
改過自新
- 成語拼音:
- gǎi guò zì xīn
- 成語解釋:
- 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 成語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孝文本紀》:“妾傷夫死者不可復生,刑者不可復屬,雖復欲改過自新,其道無由也。”
-
4
改過不吝
- 成語拼音:
- gǎi guò bù lìn
- 成語解釋:
- 吝:可惜。改正錯誤態度堅決,不猶豫。
- 成語出處:
- 《尚書·仲虺之誥》:“改過不吝。” 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述湯之所以王,則曰:‘用人惟己改過不吝。’言能納諫也。”
-
5
遷善改過
- 成語拼音:
- qiān shàn gǎi guò
- 成語解釋:
- 謂改正過失而向善。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遷善改過,是修德中緊要事。”
-
6
改過遷善
- 成語拼音:
- gǎi guò qiān shàn
- 成語解釋:
- 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
- 成語出處:
-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
7
朝更暮改
- 成語拼音:
- cháo gèng mù gǎi
- 成語解釋:
- 早晨剛改過,晚上又變了。形容主意不定,一會兒一個樣。亦作“朝更夕改”。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一折:“戰國來尚縱橫朝更暮改,至楚漢誅暴秦大業歸劉。”
-
8
革面洗心
- 成語拼音:
- gé miàn xǐ xīn
- 成語解釋:
- 清除舊思想,改變舊面貌。比喻徹底改過,重新做人。
- 成語出處:
- 《周易 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
-
9
自新改過
- 成語拼音:
- zì xīn gǎi guò
- 成語解釋:
- 自新:自己重新做人。改正錯誤,重新做起
- 成語出處:
-
10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 成語解釋:
-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 成語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11
洗心自新
- 成語拼音:
- xǐ xīn zì xīn
- 成語解釋:
- 自新:自己改正錯誤。清洗邪惡的心思,改過自新。比喻徹底悔改
- 成語出處:
- 宋·洪邁《夷堅丁志·謝花六》:“其黨康花七者,家已豐余,欲洗心自新,佯為出探官軍,密以告尉。”
-
12
灑心更始
- 成語拼音:
- sǎ xīn gèng shǐ
- 成語解釋:
- 猶言改過自新。
- 成語出處:
-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謀反大逆不道諸犯,不當得赦皆除之,將與士大夫灑心更始。”
-
13
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tú dāo,lì biàn chéng fó
- 成語解釋:
-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就能變成好人
- 成語出處:
-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微集》第一卷:“屠兒在涅槃會上,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
14
諱惡不悛
- 成語拼音:
- huì è bù quān
- 成語解釋:
- 悛:改過,悔改。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 成語出處:
- 《左傳 隱公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后漢書 朱穆傳》:“諱惡不悛,卒至亡滅。”
-
15
死不改悔
- 成語拼音:
- sǐ bù gǎi huǐ
- 成語解釋:
- 到死也不肯改過悔悟。形容極其頑固;堅持錯誤。
- 成語出處:
- 毛澤東《堅定地相信群眾的大多數》:“少數極頑固的,可能死不改悔,戴著右派帽子進棺材。”
-
16
放下屠刀
- 成語拼音:
- fàng xià tú dāo
- 成語解釋:
- 放:安放,擱置;屠刀:宰殺牲畜的刀。佛教語,勸人改惡從善。比喻作惡的人決心改過
- 成語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30卷:“只不遷不貳,是甚力量,便見工夫,佛家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17
吞刀刮腸
- 成語拼音:
- tūn dāo guā ch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決心改過自新。
- 成語出處:
- 《南史 荀伯玉傳》:“若許某自新,必吞刀刮腸,飲灰洗胃。”
-
18
洗腸滌胃
- 成語拼音:
- xǐ cháng dí wèi
- 成語解釋:
- ①比喻徹底清除。②比喻徹底改過。
- 成語出處: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第16卷:“若權奸之去,則正當洗腸滌胃,若借溫太真之事,為小人開一線之路。”
-
19
息黥補劓
- 成語拼音:
- xī qíng bǔ yì
- 成語解釋:
- 謂修整面容殘缺,恢復本來面目。后用以喻改過自新。語本《莊子·大宗師》:“許由曰:‘而奚來為軹,夫堯既已黥汝以仁義,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游夫遙蕩恣睢轉徙之涂乎?’意而子曰:‘……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成玄英疏:“我雖
- 成語出處:
- 《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以隨先生邪。”
-
20
藥石之言
- 成語拼音:
- yào shí zhī yán
- 成語解釋:
- 藥石:治病的藥物和砭石,泛指藥物。比喻勸人改過的話。
- 成語出處:
- 《舊唐書 高季輔傳》:“(太宗)特賜鐘乳一劑,曰:‘進藥石之言,故以藥石相報。’”
* 關于改過的成語 形容改過的成語 描述改過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