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放逸的成語 (13個)
-
1
驕奢放逸
- 成語拼音:
- jiāo shē fàng yì
- 成語解釋:
- 同“驕奢淫逸”。
- 成語出處:
- 《北齊書·段孝言傳》:“孝言本以勛戚緒馀,致位通顯,至此便驕奢放逸,無所畏憚。”
-
2
豪奢放逸
- 成語拼音:
- háo shē fàng yì
- 成語解釋:
- 奢:過分,過多;逸:安閑。氣魄特別豪放,不受任何拘束。
- 成語出處:
- 《魏書·曲陽侯素延傳》:“中山平,拜幽州刺史,豪奢放逸,左遷上谷太守,后賜爵曲陽侯。”
-
3
跌宕不羈
- 成語拼音:
- diē dàng bù jī
- 成語解釋:
- 跌宕:放縱無拘束。羈:馬籠頭。心志放逸無拘無束。比喻束縛。
- 成語出處:
- 宋 周密《齊東野語 王邁潘妨》:“殿試第三人,跌宕不羈,傲侮一世。”
-
4
老子婆娑
- 成語拼音:
- lǎo zǐ pó suō
- 成語解釋:
- 老子:自稱;婆娑:放逸的樣子。自夸胸懷曠逸的豪言壯語
- 成語出處:
- 《晉書·陶侃傳》:“將出府門,顧謂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諸君輩。’”
-
5
風流跌宕
- 成語拼音:
- fēng liú diē dàng
- 成語解釋:
- 跌宕:為人放縱,不拘束。氣度超脫,瀟灑放逸。
- 成語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四回:“那寶玉素聞北靜王的賢德,且才貌俱全,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每思相會,只是父親拘束,不克如愿。今見反來叫他,自是喜歡。”
-
6
裘馬清狂
- 成語拼音:
- qiú mǎ qīng kuáng
- 成語解釋:
- 指生活富裕,放逸不羈。
- 成語出處:
- 唐 杜甫《壯游》詩:“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
7
跌蕩不羈
- 成語拼音:
- diē dàng bù jī
- 成語解釋:
- 指心志放逸無拘無束。同“跌宕不羈”。
- 成語出處:
- 《宣和書譜 石延年》:“遂入館,然跌蕩不羈,劇飲尚氣節,視天下無復難事,不為小廉曲謹以投茍合。”
-
8
跌蕩不拘
- 成語拼音:
- diē dàng bù jū
- 成語解釋:
- 指心志放逸無拘無束。同“跌宕不羈”。
- 成語出處:
- 明 袁黃、王世貞《綱鑒合編 宋紀 武帝》:“八月,宋主殺中書令王僧達,僧達幼聰警能文,而跌蕩不拘。”
-
9
跌宕風流
- 成語拼音:
- diē dàng fēng liú
- 成語解釋:
- 瀟灑放逸而富有才華風情。
- 成語出處: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續錄二》:“諸君子跌宕風流,自是佳話。”
-
10
跌蕩風流
- 成語拼音:
- diē dàng fēng liú
- 成語解釋:
- 瀟灑放逸而富有才華風情。同“跌宕風流”。
- 成語出處:
- 清 余懷《板橋雜記 珠市名妓附見》:“白門娟娟靜美,跌蕩風流,能度曲,善畫蘭。”
-
11
風馬牛
- 成語拼音:
- fēng mǎ niú
- 成語解釋:
- 風:放逸,走失。指齊楚兩地相離甚遠,馬牛不會走失至對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同“風馬牛不相及”。
- 成語出處:
- 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 盜俠》:“唐責之:‘某與公風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實慕君子,何至騶卒不若也。’”
-
12
風馬牛不相及
- 成語拼音: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成語解釋:
- 風:放逸;走失;及:到達;碰頭。指兩地相隔很遠;即使馬、牛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另種說法:獸類雌雄相誘叫“風”;馬和牛不同類;不致相誘。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
13
心奓體忲
- 成語拼音:
- xīn chǐ tǐ tài
- 成語解釋:
- 奓:通“侈”,奢侈;忲:通“泰”,過度。心志放逸,身體驕縱
- 成語出處:
- 漢·張衡《西京賦》:“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
* 關于放逸的成語 形容放逸的成語 描述放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