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政務的成語 (8個)
-
1
政令不一
- 成語拼音:
- zhèng lìng bù yī
- 成語解釋:
- 發出的命令不統一。形容軍務或政務混亂。
- 成語出處:
- 《左傳 昭公二十三年》:“帥賤多寵,政令不壹。”《三國志 魏志 武帝紀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
2
談優務劣
- 成語拼音:
- tán yōu wù liè
- 成語解釋:
- 善于空談而治理政務的能力很差。
- 成語出處:
- 《晉書·山濤王戎等傳贊》:“浚沖居鼎,談優務劣。”
-
3
日理萬機
- 成語拼音:
- rì lǐ wàn jī
- 成語解釋:
- 理:處理;萬機:紛繁的政務。指帝王宰相每天要處理許許多多的事務。現指國家領導人為國事日夜操勞。
- 成語出處:
- 明 余繼登《典故紀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以艱難得之,必當以艱難守之。”
-
4
昃食宵衣
- 成語拼音:
- zè shí xiāo yī
- 成語解釋:
- 入夜才吃晚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務。
- 成語出處:
- 南朝陳徐陵《陳文皇帝哀冊文》:“勤民聽政,昃食宵衣。”
-
5
調和陰陽
- 成語拼音:
- diào hé yīn yáng
- 成語解釋:
- 謂使陰陽有序,風調雨順。舊多指宰相處理政務。
- 成語出處:
- 《漢書·貢禹傳》:“調和陰陽,陶治萬物,化正天下,易于決流抑隊。”
-
6
剸繁決劇
- 成語拼音:
- shí fán jué jù
- 成語解釋:
- 亦作“剸繁治劇”。謂裁處繁劇的政務。
- 成語出處:
- 唐·皇甫湜《吉州廬陵縣令廳堂記》:“剸繁決劇以通敏,彈豪糾黠以沉斷。”
-
7
位卑言高
- 成語拼音:
- wèi bēi yán gāo
- 成語解釋:
- 指職位低的人議論職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務。
- 成語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
8
治阿之宰
- 成語拼音:
- zhì ē zhī zǎi
- 成語解釋:
- 泛指有才能、治理政務有方的官吏
- 成語出處:
* 關于政務的成語 形容政務的成語 描述政務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