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敦敦的成語 (11個)
-
1
敦敦實實
- 成語拼音:
- dūn dūn shí shí
- 成語解釋:
- 指人長得結實粗壯
- 成語出處: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2章:“起先她認不出來這個敦敦實實的青年是誰,但覺得有點面熟。”
-
2
珠槃玉敦
- 成語拼音:
- zhū pán yù dūn
- 成語解釋:
- 古代諸侯盟誓時用的器具。引申為訂立盟約。
- 成語出處:
- 《周禮 天官 王府》:“合諸侯則供珠槃玉敦。”鄭玄注:“敦,槃類,珠玉以為飾。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執之。”
-
3
敦風厲俗
- 成語拼音:
- dūn fēng lì sú
- 成語解釋:
- 使民風純樸敦厚。
- 成語出處:
- 《魏書 郭祚傳》:“是以先王沿物之情,為之軌法,故八刑備于昔典,奸律炳于來制,皆所以謀其始跡,訪厥成罪,敦風厲俗,永資世范者也。”
-
4
敦世厲俗
- 成語拼音:
- dūn shì lì sú
- 成語解釋:
- 使民俗敦厚,世風振興。
- 成語出處:
- 宋 蘇軾《御試制科策》:“欲興利除害,則無其人,欲敦世厲俗,則無其具。”
-
5
敦詩說禮
- 成語拼音:
- dūn shī shuō lǐ
- 成語解釋:
- 敦:敦厚。詩:《詩經》。誠懇地學《詩》,大力講《禮》。舊時統治階級表示要按照《詩經》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定辦事。
- 成語出處:
- 許地山《在費總理的客廳里》:“假使人來查辦,一領他們到這敦詩說禮之堂來看看,捐冊、帳本、褒獎狀……他們還能指摘什么?”
-
6
珠盤玉敦
- 成語拼音:
- zhū pán yù dūn
- 成語解釋:
- 見“珠盤玉敦”。
- 成語出處: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骍毛白馬,珠盤玉敦,陳辭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
7
敦睦邦交
- 成語拼音:
- dūn mù bāng jiāo
- 成語解釋:
- 敦睦:親厚和睦;邦:泛指國家。形容促使國家之間的關系親厚和睦
- 成語出處:
- 魯迅《“立此存照”(七)》:“但就大體而言,是極有益于敦睦邦交的。”
-
8
敦龐之樸
- 成語拼音:
- dūn páng zhī pǔ
- 成語解釋:
- 敦龐:敦厚;樸:未加工的。形容質樸敦厚
- 成語出處:
- 漢·王充《論衡·自紀》:“沒華虛之文,有敦龐之樸。”
-
9
敦本務實
- 成語拼音:
- dūn běn wù shí
- 成語解釋:
- 崇尚根本,注重實際
- 成語出處:
- 明 張居正《翰林院讀書說》:“二三子不思敦本務實,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
-
10
敦默寡言
- 成語拼音:
- dūn mò guǎ yán
- 成語解釋:
- 穩重而少言語。
- 成語出處:
- 《續資治通鑒·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回回、博果密之子,庫庫之兄也,敦默寡言,嗜學能文。”
* 關于敦敦的成語 形容敦敦的成語 描述敦敦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