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書的成語 (31個)
-
1
官樣文書
- 成語拼音:
- guān yàng wén shū
- 成語解釋:
- 指堂皇典雅的應試文字。襲用固定格式而內容空虛的文章
- 成語出處: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59回:“但也只是官樣文書,掩人耳目罷了。”
-
2
高文典冊
- 成語拼音:
- gāo wén diǎn cè
- 成語解釋: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詔令。
- 成語出處:
- 晉 葛洪《西京雜記》第三卷:“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用枚皋;廊廟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冊,用相如。”
-
3
高文大冊
- 成語拼音:
- gāo wén dà cè
- 成語解釋:
- 原指朝廷發布的重要文書,如詔今制誥等。引申為經典性著述。
- 成語出處:
- 宋 汪藻《序》一時高文大冊,悉出其手。”
-
4
典冊高文
- 成語拼音:
- diǎn cè gāo wén
- 成語解釋:
-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書
- 成語出處: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二卷:“《五代史》:‘黃……。’則典冊高文亦用之矣。”
-
5
衡石量書
- 成語拼音:
- héng shí liàng shū
- 成語解釋:
-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時文書用竹簡木札,以衡石來計算文書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國政。亦作“衡石程書”。
- 成語出處:
- 《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於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6
檄愈頭風
- 成語拼音:
- xí yù tóu fēng
- 成語解釋:
- 檄:檄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討伐等的文書;愈:超過;頭風:頭痛病。比喻檄文尖銳辛辣
- 成語出處:
- 《典略》:“琳作諸書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讀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
7
潤筆之資
- 成語拼音:
- rùn bǐ zhī zī
- 成語解釋:
- 為人作詩文書畫所得的報酬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以物求文,謂之潤筆之資;因文得錢,乃曰稽古之力。”
-
8
沉著痛快
- 成語拼音:
- chén zhù tòng kuài
- 成語解釋:
- 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 成語出處:
- 《法書要錄》卷一引南朝 宋 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
-
9
光昌流麗
- 成語拼音:
- guāng chāng liú lì
- 成語解釋:
- 光昌:光明昌大。流麗:流暢而華麗,常用以形容詩文和書法。“光昌流麗”成語的含義有二個:①形容工作順利發展,事業昌盛,形勢大好。②形容文筆流暢華美。
- 成語出處:
-
10
恐后無憑
- 成語拼音:
- kǒng hòu wú píng
- 成語解釋:
- 怕以后沒有個憑證。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常與“立次存照”連用。
- 成語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無憑,立此文約為照。”
-
11
立此存照
- 成語拼音:
- lì cǐ cún zhào
- 成語解釋:
- 立:立下;此:這個;指字據或文書;存:保存;照:察看;查考。立下字據;保存起來;作為憑證。
- 成語出處:
- 孫犁《談頭條》:“他所寫的《立此存照》等短文,刊物也真的把它們作為補白,作者編者,均不以此為忤。”
-
12
金匱石室
- 成語拼音:
- jīn guì shí shì
- 成語解釋:
- 匱:柜子。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
- 成語出處:
- 《史記·太史公自序》:“遷為太史令,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
-
13
正點背畫
- 成語拼音:
- zhèng diǎn bèi huà
- 成語解釋:
- 元代供狀文書主管者用朱筆在書首點點,書尾畫鉤,然后讓供狀人在書背畫押。指民間訂立文書契約,有關人看過在背面簽字畫押
- 成語出處:
- 元·秦簡夫《東堂老》楔子:“揚州奴你近前來,這紙上你與我正點背畫個字者,揚州奴云:‘你著我正點背畫,我又無罪過。’”
-
14
案牘勞形
- 成語拼音:
- àn dú láo xíng
- 成語解釋:
- 文書勞累身體。形容公事繁忙。
- 成語出處:
- 唐 劉禹錫《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
15
傳檄而定
- 成語拼音:
- chuán xí ér dìng
- 成語解釋:
- 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安定局勢。
- 成語出處:
- 《史記·淮陰侯列傳》:“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
16
傳檄可定
- 成語拼音:
- chuán xí kě dìng
- 成語解釋:
- 傳:傳送,傳遞;檄:討敵文書;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紙文書,就可以降服敵方。指不戰而使對方歸順
- 成語出處:
- 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三卷:“傳檄可定,極言敵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為。”
-
17
沉著痛快
- 成語拼音:
- chén zhuó tòng kuài
- 成語解釋:
- 堅勁而流利,遒勁而酣暢。形容詩文、書法遒勁流利。
- 成語出處: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辯》:“其大概有二,曰優游不迫,曰沉著痛快。”
-
18
刀筆吏
- 成語拼音:
- dāo bǐ lì
- 成語解釋:
- 刀筆:古時在竹簡上用刀削改字。指代辦文書的小吏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于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
-
19
刀筆老手
- 成語拼音:
- dāo bǐ lǎo shǒu
- 成語解釋:
- 刀筆:古時在竹簡上用刀削改字。指代辦文書的小吏
- 成語出處:
- 《動搖》:“你老兄是刀筆老手,所以非請你幫助不可了。”
-
20
刀筆之吏
- 成語拼音:
- dāo bǐ zhī lì
- 成語解釋:
- 刀筆:古時在竹簡上用刀削改字。指代辦文書的小吏
- 成語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 關于文書的成語 形容文書的成語 描述文書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