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意的成語 (6個)
-
1
泓崢蕭瑟
- 成語拼音:
- hóng zhēng xiāo sè
- 成語解釋:
- 形容詩文意境深遠,幽雅恬靜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泓崢蕭瑟,實不可言。每讀此文,輒覺神超形越。”
-
2
跌宕昭彰
- 成語拼音:
- dié dàng zhāo zhāng
- 成語解釋:
- 跌宕:放縱不拘;昭彰:昭著,明顯。指氣勢放縱不拘,文意顯明。
- 成語出處:
- 南朝 梁 蕭統《序》:“其文章不群,辭彩精拔,跌宕昭彰,獨超眾類。”
-
3
超然象外
- 成語拼音:
- chāo rán xiàng wài
- 成語解釋: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以外。指詩文的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 成語出處:
-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
4
超以象外
- 成語拼音:
- chāo yǐ xiàng wài
- 成語解釋:
- 以:用法等同“于”。超脫于物象之外。形容詩文意境雄渾、超脫。也比喻置身世外,脫離現實的空想。
- 成語出處:
- 唐·司空圖《詩品·雄渾》:“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
5
此中三昧
- 成語拼音:
- cǐ zhōng sān mèi
- 成語解釋:
- 三昧:佛教用語,梵文音譯詞,意思是“正定”,即屏絕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門修養之法。比喻這里面的奧妙之處。
- 成語出處:
- 唐·李肇《國史補·中》:“長沙僧懷素好草書,自言得草圣三昧。”
-
6
清瑩秀徹
- 成語拼音:
- qīng yíng xiù chè
- 成語解釋:
- 瑩:光潔明亮;徹:通透。清潔光亮、秀麗透徹。形容詩文意境清新,詞藻華美
- 成語出處:
- 唐·柳宗元《愚溪詩序》:“清瑩秀徹,鏘鳴金石。”
* 關于文意的成語 形容文意的成語 描述文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