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旁道的成語 (8個)
-
1
旁門外道
- 成語拼音:
- páng mén wai dào
- 成語解釋:
- 見“旁門左道”。
- 成語出處:
- 《禮記·王制》:“執左道以亂政,殺。”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門亂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
2
旁門小道
- 成語拼音:
- páng mén xiǎo dào
- 成語解釋:
- 猶旁門左道。
- 成語出處:
- 宋·姚寬《西溪叢語》上卷:“蘇溪作歌之意,正謂旁門小道,似是而非者。”
-
3
旁門邪道
- 成語拼音:
- páng mén xié dào
- 成語解釋:
- 見“旁門左道”。
- 成語出處:
- 蕭乾《一本褪色的相冊·》:“他就是想靠旁門邪道一舉‘成名’。”
-
4
道旁苦李
- 成語拼音:
- dào páng kǔ lǐ
- 成語解釋:
- 比喻不被重視的人。
- 成語出處: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旁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
5
旁門左道
- 成語拼音:
- páng mén zuǒ dào
- 成語解釋:
- 左:不正;門:派別;道:路。喻指思想體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經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他罵吾教是左道旁門,不分披毛帶角的人,濕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
-
6
旁門歪道
- 成語拼音:
- páng mén wāi dào
- 成語解釋:
- 指不正經的東西
- 成語出處:
-
7
作舍道旁
- 成語拼音:
- zuò shě dào páng
- 成語解釋:
- 比喻眾說紛紜,事情難成。
- 成語出處:
- 《幼學瓊林 卷三 人事類》:“作舍道旁,議論多而難成。”
-
8
左道旁門
- 成語拼音:
- zuǒ dào páng mén
- 成語解釋:
- 非正統的學術或宗教派別術。比喻不正派的東西、途徑。左、旁:邪;不正;道、門:學術、宗教的體系或派別。
- 成語出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他罵吾教是左道傍門。”
* 關于旁道的成語 形容旁道的成語 描述旁道的成語。